侯马农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石建军:赤子之心写担当

2022-09-08 09:32: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外表温文尔雅、举止得体,说话有板有眼、条理清晰,这是许多人见到侯马农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石建军的第一印象。而在同事眼中,他还有面对每一笔贷款的铁面无私、对指导青年员工的耐心温和、对客户的热情贴心,更有面对困难时冲锋在前的义无反顾……多年来,他用一颗拳拳赤子心,奉献在热爱的农信岗位上。

  当好“领跑人” 团结共向前

  “党员是什么?”“我觉得,党员就是挑大梁、扛责任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时,石建军的眼神笃定有力。作为营业部分管信贷的领导,他既是部门工作的管理者,也是部门工作的“领跑人”。

  从1993年入党那一刻起,石建军始终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一生一世”入党。“系统在不断优化升级,我不仅要学,还要学在前头。”这是石建军经常说的一句话,虽已是农信“老兵”,但他从未放松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升级。“别看他年龄大了,但是从来不给自己找借口,电脑看不懂就多学,审批流程不熟就多练习,制度理解不透彻就多请教。从最开始老跑去请教别人,到后来别人来向他学习。”侯马农商行营业部员工耿小芳深有体会地说道。为方便客户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石建军除了协调各方促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农商行接入,他还主动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学习,经过加班加点的演练,率先熟悉了办理流程,并将自己精心积累的心得全部无私传授给年轻员工。

  在年轻员工眼里,石建军既是业务精通的领导,又是工作生活中的“百事通”,不管是业务方面,还是平时生活中修电脑、换锁这些小问题,他都尽心尽力去解决。

  勇做“行动者” 业务争一流

  “他管理的贷款最放心,大家都愿意找他。”这是同事对石建军共同的评价。多年与信贷工作打交道,石建军遇到了太多熟人说情,关系户找上门,但他都拒绝了,久而久之,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成了他的代名词。但对于真正需要贷款的人,他尽心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去办理,他将个人底线、团队底线和信贷资产质量底线作为信贷“生命线”,全力促进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双提高。

  “服从组织安排,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面对困难时石建军的一贯态度。工作中他将党建引领、主责主业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合成为“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带头开展上门“三送服务”: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实现了与群众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的良好局面。

  “石总又来入户啦?”“石总,你来得正好,我想跟你咨询一下。”……石建军一进入侯马北方轻工城,经常被热情的商户“包围”。商户小刘是一名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本想着发挥家乡的区位优势,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卖货。但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他原先签合同的厂家发货不及时,想临时更换厂家又缺乏资金订货,一时间经营陷入了困境。小刘闲聊中无意间的一句“货回不来,仓库都空了。”引起了石建军的注意。在深入了解后,石建军立刻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时为小刘办理了10万元的授信,确保其完成供货。

  “我的时间不是自己的,是属于客户的。”为与客户随时保持联系,他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只要客户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客户面前,晚上、周末、假期经常看到他加班的身影。

  甘为“守护者” 服务暖群众

  “党员的样子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立起来的。”作为一名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农信老兵,业务上不断创新,思想认识上不断提高,业务素养赢得了同事和广大客户的认可。今年以来,石建军个人吸收存款930万元,发放贷款21笔、金额1230万元。

  只要是在营业部办理过贷款业务的客户,从企业负责人、会计、出纳到小微商户,石建军全部都留存着微信和电话,方便第一时间联系。多年从事调味品销售的商户尚旭彬就是石建军通讯录中的老熟人,曾经在侯马市路西批发市场经营陈醋的他因为缺少资金犯过愁,多年来在石建军持续关注下,侯马农商行对他的授信从50万提升到200万,经营面积发展到了1500平方米,变身为一级代理商。他说:“我的发展离不开农商行的支持,也是石经理一趟趟不厌其烦地跑出来的。”

  石建军不仅倾力扶持尚旭彬这样有发展潜力的客户,而且不断延伸服务,为其上下游的客户提供支持,而这些客户也成为了“活招牌”,将他专业、优质的服务向有资金需求的亲朋好友进行宣传和转介绍,进一步拓展了客户群体。这样的加长服务链条,从单位到员工,从社区到住户,从商户到上下游客户,金融服务贯穿全产业链条,真正实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农商行的服务”,让普惠金融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今年全省农信社党建工作推进暨“两优一先”表彰、“星级支部”授牌大会上,石建军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