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段时间正是大棚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每天我们都能采摘100公斤左右的草莓,销往周边的几家超市。在节假日的时候,周边县市的群众还会来采摘,很是红火!”近日,站在自己的草莓大棚前,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村民杨红运高兴地对曲沃农商行西常支行行长李欣一行说。通过种植大棚草莓,杨红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3月16日,李欣走进杨红运的草莓大棚进行上门服务,了解他的种植发展情况及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状况。“杨师傅,现在种了几个大棚的草莓呢?”“现在有3座大棚种的全都是草莓,今年我还计划再承包几座大棚,扩大草莓种植规模。”听着杨红运干劲十足的话语,李欣回答道:“要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资金,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西常支行一定会大力支持。”
在杨红运的草莓大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颗颗红色点缀其间,色泽诱人。“这段时间天气正好,最适宜草莓成长,两天就能采摘一轮。虽然十分忙碌,但是我们很幸福!”杨红运高兴地说。
提起大棚草莓的种植,杨红运如数家珍,“原先我的大棚种的都是黄瓜,后来才改种草莓。”2003年,西海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杨红运积极响应,建起了自己的大棚,与同村村民一样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由于附近种大棚蔬菜的村民多,吸引了很多菜商前来收购蔬菜,种菜生意十分红火。2015年,杨红运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处了解了种植草莓的种种好处,于是他动了心思,随后还专门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草莓的种植情况和效益。
经过考察,杨红运很看好草莓种植,决心转型种植大棚草莓。说干就干,2015年的下半年,杨红运便对自家大棚进行整理,买回草莓苗开始种植。“我种植的草莓品种是红颜,它的优势在于产量多,吃起来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受欢迎。”提起种植的草莓,杨红运的话语间充满了对草莓的喜爱。
虽然草莓的价格高,但杨红运在刚开始种植的两年时间里,由于种植技术不足、缺少经验,让他吃了一些苦头、走了不少的弯路。“草莓是属于不好侍弄的水果,不仅要预防炭疽病、“断头病”,还有就是防虫,这些问题都非常难解决,所以刚开始干这行确实不容易。”杨红运说,为了尽快掌握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他多次外出学习,努力钻研种植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草莓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种植大棚草莓对防病、温度控制等方面技术要求较高。为此,杨红运专门完善大棚的基础设施,“以前的大棚设施非常简易,自从种上草莓后,大棚的高度以及保暖设施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杨红运说,能够把大棚升级改造成现在的规模,多亏了有西常支行的支持。
在杨红运计划改建草莓大棚的时候,他经过测算发现,改建一座大棚需要7万元的投入,他的3座大棚建成适合的规格需要投资21万元,再加上别的设施投资花费就更多了。由于前两年种植大棚草莓效益较差,使得他的资金紧张,但对大棚进行改造迫在眉睫。“曲沃农商行金融联络员经常在村里了解村民的资金需求状况,我便向他说明了我的情况,没想到两天后,西常支行的客户经理就与我联系,很快为我发放了1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我的资金难题。”杨红运说,在西常支行的支持下,他的大棚全部经过更新改造后,更适合草莓的种植。
随着杨红运掌握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这两年他家的草莓产量连创新高。如今,杨红运开始自己育草莓苗,降低成本。“我自己进行育苗已有三年的时间了,经过不懈努力,育苗的成活率越来越高。”原先杨红运购买3座大棚的草莓苗需要花费4万元,如今自己育苗只要1万元就能满足种植需求。提起下一步的打算,杨红运说,他正在积极协商再承包新的大棚,继续扩大大棚草莓种植规模。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