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圆我军营梦”

2012-09-24 11:1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刘素兰今年41岁,少年时代就与人民军队结下绿色情缘。小时候,她最喜欢看《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等电影,在她心目中,军人是那么崇高、那么荣耀。刘素兰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女兵,但由于种种原因,梦想没有变成现实。
去年,儿子戚伯瑞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素兰想让儿子去当兵,但家人不想让他到部队吃苦。“当兵保国是每个人的义务,做人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再说,青年人到部队大熔炉里锻炼锻炼也是一件好事。”刘素兰最终说服了家人,鼓励儿子报名参军了。
刘素兰家中上有85岁的公公、83岁的婆婆,还有自己年迈的父母亲以及一位66岁至今尚未成亲的残疾人大哥,家庭负担相当重。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平时的家务和9亩地的农活,伯瑞是妈妈的唯一帮手。儿子参军走时,心中放不下家中的事务,素兰安慰儿子:“不要担心家里,放心去部队吧,听首长的话,当一个优秀的士兵,为家中争光。”儿子走后,繁重的家务和农活都落在了素兰肩上,她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侍奉老人,喂猪种田。几次由于劳累过度曾晕倒,但她仍然坚持扛下。每每给儿子通电话,总说家中一切都好,叮咛儿子在部队要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安心服役。春节到了,刘素兰给儿子寄去了家乡的土特产,同时嘱咐伯瑞分给他的战友。战友们吃着刘妈妈寄来的土特产,总对伯瑞说:“什么时候也能让我们见到咱妈妈?”刘素兰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团结群众,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军属和退伍军人,热心公益事业,在村民中威信很高。要强的她不仅支撑着家庭,而且对困难群众也是倾力相助。村里有一名退伍军人,因媳妇有病,儿子有精神病,长期看病吃药欠了一大堆债,生活十分困难。刘素兰常去其家中看望,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帮助做些农活家务。平时送米送面,春节时还包好饺子给该困难户。该困难户感激地说:“素兰呀!你家男人常不在家,儿子又去了部队,你自家的活都够你忙啦,还经常帮我干活,真是难为你啦。”刘素兰微微一笑:“你曾在部队当过兵,为保卫国家做出过贡献,现在你有困难,帮助你是应该的。”刘素兰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中的事务和农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家中生活逐步宽裕。刘素兰在小富后不忘带领全村人致富。她积极参与村中的道路修建工程,改变了村民交通不便的现状;她带领村民搞养殖,全村养殖业收入一年内翻了一番。
刘素兰是一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兵妈妈”,正是这份无私和伟大的母爱,时刻激励着戚伯瑞在部队茁壮成长。伯瑞到部队时间不久,但由于他不怕吃苦、科学训练,在连队比赛中荣获前三名,受到了首长的表扬,这一切刘素兰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军人母亲的荣耀和自豪。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大爱映得满园春

 

下一篇: 用忠诚谱写“正义”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