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做的”,这句话是贾芝真的口头禅;“我有待提高”,这句话是贾芝真的勉励语。在和谐司法的道路上,贾芝真在努力、在探索、在进取、在创新,为实现“和谐司法”的目标,他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用富有成效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多次立功受奖,被山西省授予民事审判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被省高院表彰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先进工作者、和谐司法先进个人、被共青团临汾市委授予“临汾市十佳青年卫士”、“青年岗位能手”双荣誉称号……
然而,成绩并没有让他骄傲,困难也没有令他止步,他依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奉献——源于他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
贾芝真说:“民事案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人民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寻求法律保护的时候,真心实意对待群众就是我的责任。”
对待当事人要真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对于官司从一审打到二审的当事人,没有一个不喊冤叫屈的,还有些当事人刁横、蛮不讲理。面对交错复杂的矛盾,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有时工作上要默默承受委屈与误解、无理的指责和刁难,甚至是威胁与恐吓。对此,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尊重不尊重自己的人,和不讲理的人讲理,始终用真心启发人、用诚心感动人、用公心教育人。他感觉到,法官虽然不是官,但却有裁量权,自己的言行举止,无不关乎民生、关乎民心。作为法官,手中的裁量权评判的是当事人的利益纷争,同时,作为社会一员,自己的行为也在接受当事人的评判。他说,只有扑下身子,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做他们的贴心人,真心为民,用心做事,诚心待人,人性化的司法,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实现司法为民的价值追求。
调解中,贾芝真总是考虑到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说理讲法,结合案情找准双方争议的焦点,针对焦点选准平衡利益的切入点,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消除怨气,平息干戈,促成调解。在一件件他调解成功的案例中,有濒临危机的婚姻破镜重圆,有反目成仇的乡邻重归于好,有亲情撕裂的兄弟握手言和,有不讲信誉的朋友冰释前嫌,有一触即发的矛盾妥善化解。这些案件调解的背后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付出。他说,他要扑下身子,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真心为民,诚心待人,用心做事,赢得群众的信任,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为民排忧解难。
成绩——源于他对和谐司法的执著追求
贾芝真说:“调解作为一种结案方式,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份责任。成功的调解不是简单地说好话、和稀泥。需要汗水的挥洒和倾情地付出,需要敏锐的洞察和公正的判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心里,调解永远是当事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首选途径。因此,只要接手案件,他就全身心地置身其中,认真梳理案情,准确把握焦点,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通过调解,了解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摸清当事人的心理底数,然后针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说服解释工作,向当事人辨法析理、明析利弊。促使案件以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调解结案。让当事人气势汹汹而来、心平气和而归。
贾芝真在审理案件时,始终坚持心系百姓和忘我付出,始终做到“细心审理案情、公心明断是非、热心答疑解惑、耐心疏导隔阂、真心感化说教、诚心化解纷争”,始终保持对审判工作的热爱和对司法和谐的执著追求,用真心启发人、用诚心感动人、用公心教育人,面对案件调解,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会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在他的真情感化下,许多当事人在调解后拉着他的手真诚地说:“贾法官,如果开始就遇到你,我们的官司就不会打到二审。”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饱含着当事人对他的信任、赞誉和感激。
廉洁——源于他公正司法的审判理念
“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灵魂和生命,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目标和宗旨。贾芝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坚持“三个至上”,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公正办案,一心为民。
以调解方式审结案件,有利于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维护社会稳定。但调解不是丧失公正。作为法官,在他的心中,不仅时刻装着和谐,还始终铭刻着公正。工作中,针对二审案件案情复杂、当事人对立情绪较大的特点,他总是和当事人真诚地平等交流,把他们当做亲人对待,通过心灵沟通、辨法析理,说服教育,向他们释明利弊、使他们放弃不合理的诉求和不正当的诉讼心理,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以帮扶人”。认真地审理每一起案件,设身处地替当事人着想,为当事人在情、理、法之间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调和是非、平衡利益、情理兼容的解决纠纷方案。
多年来,贾芝真从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行为,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不断挑战自我,用廉洁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履行着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以勤奋努力的工作创造了出色的工作成绩,向组织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成绩取得的背后隐含着忘我的付出。为了达到更好的调解效果,在工作中,贾芝真常常深入基层,走千家、进万户、息诉讼、化纠纷。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在厂矿企业、施工现场,处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单位,他学习如痴、工作如狂,在家中,却对妻子和孩子有着深深的愧疚。因为工作忙,他将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到妻子的肩上,“抛下”家中年幼的双胞胎女儿,节假日也因经常加班而不能给家庭分忧。慢慢地妻子的抱怨变成了理解,这更增添了他工作的动力。他常说:“舍弃小家的温柔,换来大家的和谐,值得。”就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在同事们眼中有些“傻”的人渐渐赢得了大家由衷的钦佩。记者 李媛 实习生 张阳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