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军魂

2014-08-01 08:31: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置身“高大上”的临汾高铁车站候车大厅,装修考究、设计出彩的购物中心分外吸引眼球。购物中心一隅,由好运来“秀”的传统丝绸、贵金属、陶瓷系列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礼品熠熠生辉、光艳夺目,一时成为各路游客观瞻选购的不二之选。记者了解到,好运来目前已经实现了对我市全部5座高铁站的区域全覆盖,希冀借高速动车一日千里之东风,将旗下一系列特色商品高调推送到大西高铁沿线的各个角落。
    好运来,临汾造。或许就连最高明的预言家也实难想见,一位出身农村、貌不惊人的江西籍转业军人居然在我市竞争激烈的礼品市场上赢得领衔一席,搅得风生水起……复员转业后,先上班后下岗,再到自主创业,十年磨一剑,刘志东从伊始名不见经传的食品公司下岗职工,到自主创业单枪匹马创建好运来这一品牌,一步步成长为我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标榜范例,其间邂逅的苦辣酸甜,心中生起的人间百味,现如今回忆起来依然是如电影镜头切换一般一幕幕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可谓是千番苦乐百感交集。2003年创立的好运来礼品有限公司亲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而又漫长的拼搏岁月。走过11载磨砺锻造与打击洗礼,它渐渐由一家微不足道的民营企业发展成集产品加工、经营销售为一体的华北地区最大的礼品有限公司。
    军人出身的刘志东懂感恩愿回报,本着为政府分忧的宗旨,安置了一批又一批的复退军人、下岗职工、残疾青年和待业军嫂就业。尽最大能力回报社会,给政府和社会做出了突出成绩,彰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赢得了社会好评,同时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以及驻临部队、军分区、地方武装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2005年,临汾好运来礼品有限公司被授予“爱国报国”全国先进模范单位称号,公司董事长刘志东被授予了“爱国报国”全国先进模范个人;同年公司被尧都区政府授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基地”;2006年,刘志东被国家东方之子编委会评为“东方之子”;2006年、2007年,刘志东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省功勋企业家”;2008年,被第七届中国时代评为“十大卓越人物”;同年,第二届赢在中国品牌创新高峰会暨世界华商论坛授予刘志东“中国优秀企业家”,公司被评为“中国100家最具发展潜力品牌企业”;2012年12月4日,公司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刘志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刘志东还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尧都区人大代表。

    自力更生 艰难困苦不退缩

    1978年年底,刘志东带着年轻的憧憬入伍参军。此后的9年军旅生活,他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在部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得到了锤炼,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更具备了军人的坚毅与直爽。因工作突出,在部队曾多次立功受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日月如梭,1986年刘志东被批准转业,分配到了临汾市食品公司工作。
    有着良好的家教,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刘志东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从脱下军装的那一刻,就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他刻苦工作,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可是好景不长,1999年,他所供职的食品公司由于效益不断滑坡倒闭了。
    多年在部队锻炼的刘志东,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压倒,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他没有退缩,以一个合格军人,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高大形象,勇敢站立于潮头,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去开辟一条求生存、谋发展的道路,要在拼搏进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不找市长找市场—— —自己干!刘志东开始了他艰苦的创业之路。
    怎么干?干什么?刘志东无数次问自己,初涉商海一切感到陌生。于是,他开始四处奔波和苦苦探索,为了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项目,他怀揣1.8万元单位最后发给的补助费,只身一人南下福建、广东、江西、江苏、浙江、河南、上海,北上河    北、太原,先后跑了9个省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洽谈。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常常以方便面充饥,天黑了找家旅馆栖身。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查,刘志东看到了礼品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于是,他决定干这一行,成立一家礼品公司。
    刘志东拿出所有的家当以及从战友那儿筹来的钱,开始了艰苦的第二次创业。起初,刘志东一家酒店一家酒店地跑,一家家宾馆地问,小小礼品打火机、火柴盒只有5厘、一分的赚头,这是真正的厘毫生意,但他却不辞劳苦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2点,直到筋疲力尽。他算了一笔账:礼品火柴销售2万盒利润只有100元,广告打火机销售100万个利润才2万元。他没想到做生意会这么难。但当过兵的他永远有一股不服输、不绝望的劲头。刚开始因资金不足、人手少、缺乏经商经验,公司的雏形是个小小的礼品店铺,刘志东的妻子范刘芳不分昼夜地倾心经营。5年间,他和妻子苦心经营着这家小店,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并严格遵守自己的经营理念:诚信求生存,质量求发展,服务求完善,薄利求壮大,生意慢慢做开了。
    2003年8月,一切都在摸索中,由于管理及经营不善,多方筹措资金刚注册成立的公司,前半年就赔了13万元,而他招聘的业务经理,一个他最信赖的朋友从中贪污携带巨款不辞而别。那一刻,刘志东站在公司,眼望人去楼空的惨景,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2003年,是刘志东最困难甚至感到绝望的一年。“是男子汉,就要把家庭搞好,把事业做好,把朋友交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的家人和战友给了我很大支持。”刘志东感激地说。
    有了这次用人不当的教训,以后他格外小心,凡是公司的业务往来都要亲自过问或亲自出差办理。
    冬去春来,此后的几年里,由于刘志东善经营、讲诚信、会管理,公司由小到大,由大到强,业务规模不断壮大,产品涉及社交礼品、文化用品、商务、办公酒店、宾馆用品五大系列,品种多达1300余种之多,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如今,公司更是以优质诚信的服务,与25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同时还在乡宁、蒲县、襄汾、侯马、吉县、洪洞、霍州、浮山、大宁、晋城等10个县市设有分公司。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探讨,好运来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经营和管理经验,汇集了不同领域的精英,热情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目前,业务量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与太原、温州、扬州、义乌、信阳、安阳、郑州、石家庄、杭州、广州、深圳等全国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就连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也有他的业务单位,公司业务已辐射全国。目前,公司步入了正常轨道,生意蒸蒸日上。

    社会责任“担当”二字值千金
    走进刘志东的办公室,布置得很是特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领导的合影照片、荣誉证、获奖证书。
    办公桌正前方端正地插着三面红旗,这些崇高的荣誉证书代替了老总们办公室悬挂精美艺术品的常规布置。“我是中国人上面有国旗、我是党员上面有党旗、我曾是一名军人上面有军旗”。刘志东这样解释。正是这三面红旗经常在他脑海里闪现,成为了他生命的驱动力,成为了他念念不忘的精神支柱,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使他创办的企业在短短六年间,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家礼品公司。
    因为刘志东曾是一名军人,曾经是一名下岗失业人员,所以,富裕之后他始终抱着一颗诚挚的爱心,把解决复退军人、军嫂和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当作一件大事。到目前为止,公司累计解决了286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复退军人31名、军嫂9名、下岗职工57名,企业给社会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公司成立至今,先后解决了复退军人、军嫂和下岗职工、大学生、社会青年、残疾人和劳教释放人员等7种社会难就业人员进入公司工作。特别是吸收劳教释放人员就业,党和政府为了不让他们有失落感,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吸收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本身就十分困难,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他从未拖欠过员工一分钱工资,即使在最困难时借钱也要先把工资发了,诚信守法经营,至于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跟公司从不沾边。

    回馈社会 公益路上“永动机”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非公组织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复转军人,一个企业家,刘志东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各级党委、政府对我的支持,回报社会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好运来党支部是一家管辖其辖区154家企业的非公组织党支部,在采访该支部书记刘志东时,他说,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之际,他得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党的支部建设和教育活动,给辖区154家企业老板分批上党课,组织他们学习和进步。刘志东不但担负起了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也担当了一名复转军人的光荣使命。他认为党支部书记要处处为党着想,为政府排忧解难,党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支部书记和党员的言行关乎着党的形象。
    他下过岗失过业,经营中赔过本,在创业路上遭遇过坎坷,在最困难的时候被人帮助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他把这句名言常挂在嘴边。做公益做慈善他从不吝惜财物,对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他定会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
    2003年底,公司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刘志东挤出5000余元,购买了200床被子,捐赠给临汾纺织厂医院和车站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特困难户;2004年,公司情况好转,开始扭亏为盈,刘志东拿出1万元,给车站街道办事处辖区的50余户孤寡老人、残疾军人、特困户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2005年,拿出5000元为临汾市5个社区的50余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献爱心;2006年,给100户残疾军人、五保户和特困户每家送去价值150元的物品;同年“八一”为尧都区军休一所,送去价值5000元的大米、食油等物品;2008年,在公司库房遭遇火灾经济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给汶川地震灾民捐款4000元;2009年底,为尧都区中心敬老院和北城交警赠送慰问品12000余元;2010年5月,为尧都区慈善总会捐赠学习用品计8000余元慰问贫困学生;2011年,“八一”前夕,为保一方平安的车站街道派出所民警送去5000元现金和米、面、油等;2013年,为临汾市130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送去每人价值50元的劳保用品;同年,刘志东回江西省于都县车溪乡老家过年,得知1200余米的跨江大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正在紧张的修建中时,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人们的出行更便利,他捐出善款20000元,交给当地的书记、乡长;今年八一前夕,他又亲率手下员工赶赴市武警支队三中队,载歌载舞的同时还送去了价值3000余元的物资用品……刘志东称,在企业不亏本的前提下,将尽可能多拿一部分盈利来多做一些善事。从2012年5月12日开始,他与尧都区慈善总会签署捐赠协议,并承诺只要公司还存在,协议永远有效。刘志东做慈善也有自己的安排,公司每生产一盒火柴只有5厘钱的利润全部捐出;每销售一只打火机只有2分钱利润捐出一半;每生产一双卫生套装筷子4分钱利润捐出2分钱给慈善总会。一年下来根据产销推算公司捐款金额一万余元。“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刘志东打算在做慈善这条路上坚持到底。
    这些年来,刘志东投入到公益慈善事业的金额据不完全统计已达100万元,这对一家利润微薄,创办时间短,规模不算大的民营企业而言,已是实属不易,他尽到了一个优秀党支部和一名优秀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承担了一名复转军人的光荣使命。

    宣传临汾 开发特色工艺品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刘志东把宣传临汾推介临汾摆上公司的日事议程。为更好地把临汾这张王牌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他牵头的董事会投入500万元资金策划、设计,将中国的传统丝绸文化和临汾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将贵金属和平阳风韵相结合,陶瓷和尧都文明相结合。开发了丝绸、贵金属、陶瓷等几个大类数个系列产品,以弘扬光大黄河壶口文化,尧唐文化及洪洞大槐树文化等,受到市场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2012年11月1日至5日,山西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暨艺术精品博览会在省会城市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举行。共有119家工艺美术企业和个人参展,参展作品达598件,分刺绣、木雕、希艺、黎侯虎等30余种工艺品种。我市有10余种30余个工艺品参展,其中代表分市的好运来公司选送的两件参赛作品——魅力山西系列丝绸工艺品和临汾风光晋善晋美金银章工艺品双双荣膺优秀奖,此次获奖为临汾争光,同时以实际行动宣传临汾推介临汾做出了成绩。刘志东还表示:“今后好运来公司将加大投入,高标准开发更多的艺术精品,向世人展现临汾风光和临汾文化,使临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在人生中却是一段堪称辉煌的旅程。好运来公司栉风沐雨,迎来风雨过后的绚烂辉煌。刘志东面对碧蓝天空,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说道:“临汾啊临汾!我的爱情、我的家庭、我的事业从这里兴起!我深深的爱着你这片黄土地!”今后,他将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站在新的起点,驾驭好运来公司这艘鼓足了马力的巨轮,乘风破浪,开启新的航程。记者王小庚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