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防面瘫

2013-04-04 09:01: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面瘫是怎么回事?春季,“春风拂面”和面瘫有什么关联呢?春季,也是口眼歪斜的好发季节,又如何防治面瘫发生?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医师宋京英。
    记者:面瘫是怎么回事?
    宋京英:面瘫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可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眼裂增大,皱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被牵向健侧,部分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及耳痛、听觉过敏等为主要特征。本病多为急性起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绝大多数为一侧性,亦可见双侧,但较为少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患者居多。
    记者:引起面瘫的原因有哪些?
    宋京英:春为四季之首,万物复醒之始。但春天又是“风”的季节,面瘫多由面部受凉、风吹引起,因此,多风季节应注意防护。面瘫还常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心情抑郁等内外因素致使免疫力低下,病毒趁机侵袭而引发,病毒感染是引发面瘫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该病由于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或素体阳盛,胆胃二经积热,热邪侵淫,致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而口眼歪斜。另外掏耳朵、剔牙、饮酒后受凉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等诱因亦可致本病。
    记者:患了面瘫怎么办?
    宋京英:一旦患了面瘫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治疗本病。发病早期采用抗病毒、扩张血管、抗炎、营养神经等药物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中医应辨证施治,绝对不可一见面瘫就妄用验方牵正散之辈,往往多会贻误病情,同时在局部炎性水肿消退后应尽早介入针灸、理疗的治疗方法,可加快面瘫的痊愈,而且不易留有后遗症。对于当今民间采用的贴敷膏药以及在不及时消退局部炎性水肿的情况下盲目针灸等方法都是不可行的。
    记者:如何减少面瘫的发生?
    宋京英:首先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
    其次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春天,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正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好时光,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等。
    再次是多吃果蔬。冬季进食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因此,春天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韭菜、春笋、芥菜、油菜、香椿芽、香菜、马兰菜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素体阳盛之人,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之品,避免滋生内热后复受寒凉,同时也要避免酒后受风。
    如近日疲劳过度,睡眠不足,出现头疼、耳后疼痛,面部麻木不适等症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可避免面瘫的发生。
    如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宜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袭击,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尽可能避免受风。
    记者:面瘫能否留下后遗症?
    宋京英:面瘫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康复率在90%以上。面瘫的病程是根据病情的轻重而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病情轻者7—14天即愈,而较重者,又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会留有程度不同的后遗症,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有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面部表情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停止了治疗,其实受损的面神经并没有完全修复,不说话不做表情基本正常,但做鼓腮、努嘴、抬眉、大笑等动作时都会有一些障碍,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口眼联动、流泪、耳鸣、肌肉萎缩等症状。由于病因比较复杂,有少部分病人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面容状态,这就必须坚持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表情障碍,可自己坚持做一些简单的面部按摩,有效预防肌肉萎缩。
    得了面瘫要尽早治疗,因为早期治疗对日后的疗效影响非常大,我们针灸科治疗面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累计治疗患者上万名,在临汾市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应用西药、针灸以及中药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欢迎广大患者前来诊治。记者 刘临喜

     

责任编辑:高卓然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