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妈妈”张淑芳:把爱献给特殊的孩子

2013-07-08 10:05: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曲沃县特教中心学校,一说起张淑芳老师,不管是校内老师,还是附近居民,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对其称赞有加。今年33岁的张淑芳,在既苦又累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没前途”的弱智儿童教育事业已经工作了13年,她以无限的爱心和耐心,让一批又一批弱智儿童得以健康成长。她怀着一颗敬业之心,多次被评为“山西省教学能手”、临汾市模范教师”、2012年曲沃县十大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称号。

既是老师,又是妈妈

张淑芳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1996年中考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毅然在志愿栏中报考了山西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那时就是想上个师范,并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工作。”
    4年后,在毕业实习时,由于离家近,实习单位又对口,她便选择在曲沃特教中心实习。哪成想,从开始实习的那一刻起,她就选择了自己的未来。实习结束后,她留校任教,凭着对特教事业的执著追求,加之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进取心,这一干就是13年。
    多年来,张淑芳一直身兼双职——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工作上,她要付出几十倍、几百倍的耐心和努力。“10以内的简单加法,正常孩子很轻松就学会了,可是在特教班,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每当此时,张淑芳都会一直耐心地指导,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她要重复上百遍,甚至上千遍。
    许多人都说张淑芳傻;还有人说,学生有问题,估计老师也有问题;也有不少人劝她趁年轻尽快转行……在各种压力下,性格要强的张淑芳坚持留在了这群需要她的特殊孩子们中间。
    张淑芳并不傻,她只是心里装着这群智障学生。刚到学校任教时,当她得知聋生不好沟通,生活区缺少专业人员时,她便决定住在学校,白天做老师,晚上做家长。面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她便一口一口地给他们喂饭;面对那些刚住校、年龄较小的孩子,她便搂着他们睡觉……同事们开玩笑说:你是在积累当妈妈的经验吧。”她总是笑呵呵地说:这是在免费培训,何乐而不为呢。”有的学生大小便不能自控,张淑芳总是细心地帮他们擦洗,清洗裤子,四季如此。她为智障学生所做的事,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
    13年来,张淑芳一直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用自己    的言行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母爱,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她与学校的每位孩子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都亲切称她为“老师妈妈”。

手心手背都是肉

“这些年来,我亏欠孩子和丈夫的太多了。”多年来,张淑芳倾尽心血,将所有的精力都投身于特教事业当中,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多少次她都深感愧疚,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块都连着心呐。”张淑芳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多年来,照顾孩子的事基本上都由丈夫操心。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让妈妈陪着他们去广场溜冰,但是学校的孩子们时刻都需要有人照顾,所以她毅然选择了留在学校。每次面对孩子失望的表情,她都觉得十分愧疚。但是一想到学校的孩子们能安心生活和学习,她又觉得很安慰。
    张淑芳将心血全都投入到学校的智障孩子身上,一面是自己的亲骨肉,一面是有智障的学生,哪个都需要她照顾。张淑芳也常常处于两难的处境,哪个都牵挂着她的心。但是,为了学校的孩子,她依然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中,全身心照顾学生。用她的话说,要让特教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母爱。”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在一双儿女满一岁半时,她就将他们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见孩子太小,也不愿收,在她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人家才同意收下。曾有好多次,孩子生病了,但是学校又离不开她,她总是狠心地将孩子往幼儿园一送,留下一堆药,托付给老师照看,从来不敢回头。
    为此,丈夫没少埋怨过她,而她总是默默地忍着,我亏欠家里太多了。”时间一长,通情达理的丈夫也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主动承担起了家务,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作为母亲和妻子,她欠孩子和丈夫的太多;作为女儿和儿媳,她照料老人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师德标兵、县模范教师、省特教教学能手、市模范教师、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淑芳却当之无愧!
    “尽管这片天空有残缺,但她依旧是湛蓝的;尽管命运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我愿用我的爱,用我的这颗滚烫的心使这些可爱的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张淑芳把自己的心境都流露在日记当中。
    谈及未来,张淑芳没有更多的豪情壮语,但是依旧豪情满怀,“我将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做好特教工作,让每个智障孩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生活,让更多的智障孩子能够自立,能够自强。”

(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邱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