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把剪刀、一把椅子、一把梳子、一块苫布就能闯荡江湖,如今,必须有华丽的理发店、各式各样的烫染药水,独特的造型思想,过硬的理发技术才能吸引顾客上门。近日,市区印染巷一家不起眼的小理发店里,等待理发的人坐满了沙发。只见一位年轻小伙又说又笑地给顾客剪着头发,他就是老板兼理发师——张晓强。
干一行爱一行 态度决定一切
90后小伙张晓强是蒲县人,初中还没毕业就踏入社会,走上理发这条路。如今,年仅23岁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理发店,虽然店面不大,但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说起创业经历,张晓强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初中没有毕业便辍学了。“没有文化只能学一门手艺。”母亲告诉他,只要有了手艺,就不怕饿肚子。经过与家人商量,舅舅帮他找了份学理发的工作。
“舅舅说学理发不用风吹日晒,而且收入也高。”张晓强想起当初舅舅为他选择理发这条路时心存感激地说,要是没有舅舅,他也没有今天的成绩。
原本学习理发是要交800元的学费,因为舅舅的关系,张晓强得到了免费学习的机会。原以为很快就能学到理发的技术,没想到工作后并没有如他所愿。
“在理发店里我只能干些杂活,帮顾客洗头、扫地等,干了半年时间也没有学到东西。”张晓强说,春节过后,他没有再去这家理发店,而是去了太原一家大型理发店。一开始做的工作也是帮顾客洗头、扫地以及做门童,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给顾客洗头的过程中要给顾客推销做护理及护理产品。由于他细心认真,来店做护理的顾客都喜欢让他做,业绩也越来越好。为了能学到关键技术,他在理发店做学徒期间经常跑到中工师傅那里学习烫染技术。
“在大理发店里分师傅、中 工、小工,而我则是最低级、干杂活儿的学徒工。”张晓强说,从为顾客做护理到学习烫染技术要领,怎么样软化、卷杠,师傅一边给顾客卷发,他一边在模具上刻苦练习。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张晓强成功学到了烫染技术,成为店里烫染主力。可两年来,他一直停留在烫染部门,没有机会学习剪发。
带剪刀闯江湖 学习剪发本领
临近年关,张晓强从太原回到蒲县老家,他经常去朋友的理发店帮忙。在这一个月里,他明白了,如果日后自己单干,就必须掌握洗头、理发、烫染、吹头发等一条龙技术。
于是第二年,他又应聘到一家理发店。“钱多钱少无所谓,能学习剪发技术才是关键。”张晓强说,在这个理发店的半年时间里,他从给顾客推平头开始,一直到剪发,还经常在爸爸、妈妈、哥哥和亲朋好友的头上练习剪发。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张晓强学习理发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有一次给顾客理发时,一剪刀下去把顾客耳朵剪了一个口子,瞬间鲜血直流。
“当时我特别害怕,顾客流了很多血,甚至染红了创口贴。”一想起这件事情,张晓强就觉得对不住那位顾客。“当时顾客也没怪罪我,说只是破了点皮,并鼓励我继续剪。”最后,顾客要掏钱,张晓强说什么也不要,但是老板却接过了顾客手中的钱。张晓强为之与老板发生了分歧,辞职了。
多年来,他曾先后在隰县、吕梁、广东等地的理发店做理发师。张晓强说,经过多年的闯荡,自己不仅学会了过硬的吹剪、烫染等技术,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接触的人多了,素质就得到了提高,沟通能力也增强了。
6年拜师学艺 办起一家小店
2012年春节刚过,张晓强拿着这6年来赚到的一万余元钱来到临汾,准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理发店,开始创业之路。
张晓强的目标不高,他规划着自己的理发店:临近学校的地方有充足的客源,投资小一个人就可以干了。通过半个月的走访调查,他最后在印染巷找到了一个准备转让的理发店。
经过讨价还价,他以一万元的价格接手了这个理发店。后来向亲戚借了一万多元钱用于交房租和购置理发用具。在农历二月初二那天,没有鞭炮、没有鲜花、没有掌声,静悄悄地开张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张晓强也一样,开张第一天的收入仅有70多元钱,我记得很清楚。”张晓强说,这些并没有打倒他,而是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2012年年底,张晓强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剩余几千元钱。“去年生意还算不错,今年还想招个中工。”张晓强说,过段时间,还想外出学习,增强自己的手艺,走在时尚前沿。
对于创业,张晓强认为,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必须一步步地成长,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同时他也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创业一定要放低眼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谨慎投资,做一行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坚持到底定能赢得胜利。(记者 赵亿平)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