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云:只为兑现这一句承诺

2014-08-26 08:15: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诚实守信,承诺是金”,这看似简单普通的一句话,却带给李章云一份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他用6年的时间,兑现对父亲的承诺,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他坚守信用,演绎了一件让村民竖起大拇指齐声称赞的孝举。

李章云是汾西县团柏乡柴洼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的父亲生前有一结拜兄弟名叫赵守礼,他们一起相处共事30多年,亲如兄弟。父亲在病重期间对儿子说:“章云,如果我去世了,你一定要将你叔照顾好,他没儿没女,你要像对待我一样对待他,让他安度晚年。”

李章云答应了。

没多久,父亲病重去世。李章云始终把父亲的嘱托记在心里,多次到赵守礼家劝说,希望赵守礼能搬到他家里一起过。居住比较偏远的赵守礼,怕给孩子添麻烦,总是爽朗幽默地回绝:“娃、没事,我找人算过卦,说阳寿七十七岁,还得几年。”无奈,李章云只得回家。

2000年的一天,突然有人捎来口信,说赵守礼生病了,想见见李章云。来人虽没再往下说,其中之意,李章云却已领会。他二话没说,雇人开了辆三轮车,到七十里外的汾西县邢家要乡西尔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

当时,李章云的家有9口人,4个孩子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宽绰,再加上收留了这位无路可走且重病在身的所谓“老叔”,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日子过得更加拮据。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这开支实在太大,李章云整日愁眉苦脸。“先给老人看病吧,借点钱等咱有钱了再还给人家。”妻子在一旁说道。

于是,李章云四处奔走,向亲朋好友借了几千块钱,请医生到家里为老人诊断治疗。他亲自为赵守礼服侍汤药,端水倒尿,早晚不离。在他的带动下,一家老小齐上阵照顾老人,这样的大家庭显得更加和谐、温馨。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老人脸上的气色逐渐好转,慢慢康复。李章云夫妻俩终于松了口气。

病好之后,赵守礼就在李章云家住了下来,和他们一家过上了拮据但温馨、幸福的生活。

赵守礼时常觉得难为情,李章云总会劝导:“老叔,你不要多心,这儿就是你的家,我没能力让你过得好一些,但一定要让你吃饱。衣服能迁就,饭不能迁就。”老人很是感激,颤抖着说:“这我已经很满足了,你们就别为我操心了。”老人看着他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总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老人逢人便说,“娃们待我非亲胜亲,柴洼庄便是我的终点站。”

一次,有个陌生人来找赵守礼要钱,说是赵守礼几年前欠下的债,正好李章云出门不在家,妻子为了不让老人为难,悄悄地向邻居借了钱替他还了债。事后,老人知道了这事,激动得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2006年的冬天,赵守礼走完了他82岁的人生,李章云将他埋葬在自家坟边,每年清明前去祭祀。“我叔和我爹几十年的老交情,我爹临终吩咐的事,我照顾不好老叔,我爹怎么能放心啊!”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