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 鲜活 珍贵

2013-10-17 09:19: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拜读完樊文彩老先生《我的回忆录》,掩卷沉思,“厚重、鲜活、珍贵”,便相继涌现在我的脑海。他的历史觉悟、历史担当、存史的道德责任;本色鲜活的亮丽人生,浩然大气的生命旋律;《我的回忆录》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让人感佩之至。

    一
    《我的回忆录》,是樊文彩老先生80年沧桑岁月的生活画卷,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献。他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活动、心路历程、情感世界,真实、广泛、集中、突出地浓缩在一起,把零星的生活碎片连缀成锦绣华章,把散落的思想珍珠串联成闪光的项链,给一个个细节注入了人性的光辉,让一件件大事小情映射出时代的印记。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历史、尊重历史的民族,是一个不断借鉴和运用历史,传承民族价值,坚持民族道德,积淀民族精神,创造民族文化的优秀民族。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只有中国文明没有断裂,并且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应该既是社会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传承者、评判者。
    同时也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不管是太阳月亮,还是北斗六斗,或者微星以致眨眼消失的流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座,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周国平说: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只有珍惜往事的人才真正在生活。没有往事的人对时光流逝毫不在乎,这种麻木使他轻慢万物,凡经历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随风飘散,什么也留不下。他只是貌似在看、在听、在生活罢了,实际上早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樊老是一个有往事的灵魂丰满充实的人。他满怀深情地关注一切,全身心地在看,在听,在实践,用真正的生活打造和构建自己生命的长度、宽度、厚度及深度。
    他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以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悲悯情怀,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花鸟虫草、飞禽走兽,以及万事万物都充满爱意,都平等对待,都铭刻在自己记忆的荧光屏上,让其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因此,他对近一个世纪生活轨迹的每一个节点都记忆得那么细致精准。无数次政治运动的标语口号发生发展始终结果,每一个有关人员的出身年龄性格特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穿戴收入花销钱粮票证等,都一点一滴、有整有零、清晰无误地记录下来,仿佛事情就发生在当下。
    他是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他一生做官做人做事,内有底线,外有底气,心存正气,身有浩气。所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敢于以白纸黑字,著述立传,昭告世人。敢于把自己放到一个公共手术台上,当众解剖自己,让大家品头论足,说三道四。敢于把自己置于阳光下的舞台上,公开透明地亮相展示。自知才能自明,自明才有自信。樊文彩老先生敢于接受严酷的灵魂拷问,敢于袒露一生的顺逆遭际,盖源于深知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磊落修为,坦荡自信。
    他是一个敢于担当之人。写自传涉及社会、家庭、同事、亲朋、事业、生活等诸多方面,对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历次政治运动表述评价如何把握;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与自己升迁荣辱密切相关的有些龃龉纠结的人和事如何着笔;如何使书中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无缝对接,不致成为让人笑谈的两面人;如何把自己在社会角色、伦理角色、家庭角色中的得与失、成与败,优与劣、强与弱,恰当准确地记录下来,使自传做到“客观、真实、完整”。
    樊文彩老先生面对一个个难题,以极大的历史责任、历史觉悟、历史担当,不虚饰、不挟私,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客观公正地如实记录自己在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中的行为表现,记录自己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所作所为,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觉、独特的话语,直抒胸臆,发表看法。
    樊老的有心、自信、担当,是一个立传者必备的品格素养。有心才能珍藏记忆,贮备有丰富的历史资料;自信才能坚信自己的人格人品能力水平,鼓起勇气激发潜力;担当才能唤起更强的责任意识,坚定破釜沉舟的决心,敢于触摸敏感焦点,妥善处理各种棘手的矛盾和问题。樊文彩老先生以他《我的回忆录》对自己在这方面的品格素养做了最好的诠释。除此,樊老还用充满地方特色的口语化语言,准确鲜明恰当地展示了自传应具有的语言素养。
    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棵大树,国家的正史及地方史志,是大树的根和主干,个人的自传及口述史则是历史大树的毛细根须和枝叶。这对于历史大树的茁壮繁茂无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大的运动和变革,正史是宏观的框架,个人在历史中的经历表现等则是微观上的补充,但却是正史更能够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重要元素。樊文彩老先生以惊人的记忆,在回忆录中对汾西县和自己老家变化对比的一组组数字,读来让人惊叹。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巨变,活生生亮鲜鲜地记录在案,展现在世人面前。谁看了能不动容动情,能不亢奋激动,能不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不正是历史所能够起到的传承、见证、引导的巨大作用?所以我说樊文彩老先生的《我的自传》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献,是一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
    樊文彩老先生的人生经历,引起我对生命质量的深深思考。人的一生怎样度过,生命质量才算上乘?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等固然是衡量的标志。但我认为从生命的内在本质来讲,生命的质量高低应该看这个生命是否有爱的呵护、情的滋润,给人爱与被人爱;能不能不戴着镣铐跳舞,背着行李散步,随心所欲,率性而活;能不能活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天地,乐此不疲,并有所成就;能不能遵规循律,张弛有度,方圆融通,进退自如;心灵是否充实愉快,生命是否能够经常保持鲜活,经常充满青春活力,经常有想头、有盼头、有劲头,有一股不竭的精、气、神。
    冰心说:“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负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周国平说:生活质量的要素:一创造;二享受;三体验。把生命全部耗费在学问、名声、权力或金钱的积蓄上,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
    樊文彩老先生供职时,让优秀成为习惯,所担负的每一项工作和任务,都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用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汾西县的多少民生工程,组织交办的多少“老大难”,他都圆圆满满完成得漂漂亮亮。汾西巨变的丰碑上,浸透着他的智慧和汗水。但就这样一个四十多年担任汾西中层要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离休后能够不为世俗的“脸面、情面、场面”所束缚,不为虚荣所困扰,18个春夏秋冬,栉风沐雨,青春焕发,精神愉快,乐观潇洒,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带领广大群众在广场在山庄在舞台在T台跳舞练拳,文艺表演,争光载誉,屡获殊荣。
    他在离休后的20年岁月里,不因历尽沧桑而使心变得空洞粗疏;不因看破红尘而使目光变得恍惚飘散;不因瞻前顾后追古思今,而遗漏当下,忽视眼前;他始终保持一份童心、童真、童趣,保持生活的好奇和热爱,保持人生的纯粹和真实;他始终保持努力、追求、奋进的精神,关注现实,与时俱进,遵循内心的召唤,活在自己的世界,青春亮丽,激情昂扬,豁达大度,精彩自在。80岁又开始向绘画书法领域迈进,82岁写出了十多万字的《我的回忆录》。这样的生命,谁能说不是高质量的生命,这样本色鲜活亮丽的人生,不正是高质量生命的绽放和体现吗?。

    三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
    樊文彩老先生《我的回忆录》,是一座珍藏着樊氏家族DNA密码的基因库。樊文彩一家两儿五女,加上孙甥辈大大小小四十多口,儿女辈个个忠孝,孙甥们人人上进。人丁兴旺,幸福美满。今日之壮阔气象的来龙去脉,樊文彩从爷爷辈写起,交代得清清楚楚。三代长者的人品人格,三代家传的家道家风,将会得到樊氏子孙后代的珍惜,并在他们的血脉中源远流长,家族的亲和力、凝聚力、后发力将会越来越强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樊老以《我的回忆录》给子孙后代赠送了三面镜:即平面镜、显微镜、望远镜。平面镜正衣冠,显微镜察细微,望远镜向远看。他以自己对历史的还原,让后人从他的一言一行,从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对照借鉴,时常检点,从形象气质、思想品质、到胸怀格局,一点一滴、一桩一件,都能清醒警惕,持正祛邪,趋利避害,沿着精神得以延续的生命线,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文章千古事,江山一戎衣。
    作为伦理关系,有句俗话:一辈亲,两辈远,三辈过来卖过脸。就是说,随着辈分过代,情分也会随之变淡。现实中,能够清楚记得曾祖父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如果没有自传、口述史、家史等一批文字记忆传承,家族先祖的一些好的传统,或者一些值得规避的缺憾,很快就会遗忘失传。樊文彩老先生《我的回忆录》尽融一生精彩,演绎事业、情感、为人处世的理念与追求,将生命之轻之重,化为一本可供分享的精神读物,子孙后代可置于案头书架随时翻阅拜读,这样远去的时代将会永在眼前,先祖的形象将会永远鲜活伟岸,历史上的闪光点将会永远灿烂。过去——现在——将来,将会被历史的纽带紧紧相连。《我的回忆录》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将会使后辈长久地熏陶濡染,代代相传,直到永远。薛全秀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