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兆俊:要当百姓的“代言人”

2014-11-02 20:58: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咱自己的事儿,啥时候也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作为自2001年起蝉联临汾市三届的一名资深人大代表,栾兆俊在14年的履职路上,他不负重托为民代言。

心系慢性病患者

2013年9月,栾兆俊在一次调研中,听翼城县城一位居民反映,他患有心脏病,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的医院做了手术,每年光吃药就要花好几千元。由于他十多个月还没领到慢性病本,使得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显窘迫。

栾兆俊把这位居民的嘱托放在心上,积极去翼城县医院、中医院、卫生局、劳动保障局等单位打探消息。“城镇居民和职工得慢性病要统一把手续交到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县局再统一拿到临汾市社会劳动保障局来审批,半年多也难以办理完毕。”针对这种情况,他及时提出了《应关心民生加快慢性病手续审批》的建议。

今年市人大三届五次代表大会期间,栾兆俊就这一问题再次提出了建议,临汾市社会劳动保障局和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领导积极采纳,专门下发了《关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有关规定的通知》,慢性病鉴定发证由半年一次改为一月一次,计算时间由领证之日起改为申报之日起,报销次数由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

这一建议的落实,顺应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为临汾市千千万万慢性病患者带来了佳音和实惠。

情洒公益事业

栾兆俊把“解民忧,帮民难”作为 自己的义务,先后办好事、实事和难事达50余件。2014年7月,在参加翼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县直各部门年中查账时,他走访社会各界,深入实地察看发现问题。

走到属于县住建局管理的县城翼浮路立交桥时,栾兆俊发现立交桥北面下坡处主车道和慢车便道分隔的护栏有十几米损坏,路标指示牌也不见了。

“这个路段坡度较大,来往车辆频繁,没有隔离护栏容易出事故,特别是不熟悉路况的司机,一旦黑夜闯入慢车便道和主车道边界,会发生翻车事故。”栾兆俊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爱管闲事”的他当即向县住建局反映了这一严重安全隐患后,相关部门立即出动,一周内就安装了新护栏,设置了水泥墩隔离带,竖立了反光指示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行驶,消除了安全隐患。

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自2004年起,栾兆俊先后被临汾市纠风办、翼城县人民政府和市、县公安局、工商局、国税局、工商银行等近20个单位,聘请为政风行风监督员。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他把义务监督员视为一份重要的职责,真正担当起群众的“发言人”。

这些年来,栾兆俊每年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人大和政风行风工作,先后共提出各类有价值的建议106件,平均每年达7件,其中有7件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年度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面对老百姓的肯定与认可,栾兆俊掷地有声地回应:一定要当好‘三声’代表,就是善听声,积极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声音;敢出声,勇于发表意见;发对声,提出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真正做到不负百姓重托,积极为百姓代言。”

      (赵文家 李静 )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