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荣:八十岁的敬老院院长

2015-04-09 08:35: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27个寒暑,9800多个日夜,一颗善心,两手老茧,他替多少儿女尽孝,他给鳏寡孤独温暖。心有大爱、情暖夕阳,他的事迹和他的名字一样荣光。
    1987年,那是一个春天,带着乡党委的嘱托和乡亲们的热盼,年过五旬的他顶着院长的头衔,卷着铺盖,一头扎进杂草满院、房坏窗破的王云村饲养站,甩开膀子,筹建陶寺乡敬老院。
    2014年,又是一个春天,得知襄汾县要评选道德模范,十里八乡的群众坐不住了,自发写成一封2000余人签字、按手印的书信,联名推荐耄耋之年的他,那是一种沉甸甸满分量。
    27年了,他的心从没有挪过地方。他还是那个吃苦受累、操不完心的当家人。
    他,就是襄汾县陶寺敬老院的老院长——李光荣。
    1987年3月,陶寺乡着手兴办敬老院,在全乡物色院长人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时任乡党委书记韩三秀找李光荣谈话,希望在安李村村委任职多年、能吃苦、责任心强的他能扛起院长的重担。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光荣二话没说、毅然接受。
    做好家属的工作后,他即刻走马上任,看着眼前这个闲置多年、破败不堪、容不下身的饲养站,李光荣没有一声抱怨,他领着老伴、孩子推着自家的小平车、拿起自家的家伙,整院子、垒墙豁、修门窗、盘灶台,风风火火大干了十来天,终于将破落荒芜的小院改建成了生机盎然的敬老院。当年,便有六位五保老人住了进来。
    1991年,乡政府筹资新建敬老院,李光荣偷偷将家里的房子和儿子的四轮车做抵押,贷出了救急的建设款。为了省钱,他拿起瓦刀,领着院民一起盘火炉、装烟囱,又搬出自家的缝纫机,发动妻女义务扯布、裁剪、做窗帘。
    2011年,陶寺敬老院扩建,李光荣忙里忙外,跑进跑出,快八十的人拼得像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有人笑他傻,他总是笑一笑,说:“能省一分是一分,省下来给大伙儿添伙食、做保健、置衣裳!”有人夸他能干,他也总是笑一笑,说:“哪有能使完的劲儿啊,没有啥,累不着!”2014年2月,77岁的五保院民李焕珍瘫在了床上,拿不了筷子,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上厕所成了大问题,老人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地絮叨:“活的这人干啥呢,还不如死了利索。”李光荣把饭端到他的病床边,拍了拍老人的手,说:“老弟,别说瞎话,好好活,我管你。”边说边把一勺米粥喂到了老人嘴边……26天后,李焕珍安详离世。李光荣捧出为老人准备好的一整套寿衣,轻轻为其换上。
    “毛娃子,葬礼老哥给你置办,你放心地去吧。”入殓完毕,李光荣为棺材里的李焕珍盖上锦被,道出了二人之间的最后一句话。
    五保老人无依无靠,敬老院就是他们养老、离世之所;一些有子女的院民也常常等不及家人来接就与世长辞,敬老院成了他们最后的家。端饭喂药、洗便擦身、张罗后事……27年来,这些事情李光荣几乎每天都在做。至今,他已照料、送走了60余位院民。
    领着份内的工资,干着份外的活儿,多年来,老李从未停歇。
    “敬爱的李院长、院民同志们,我患关节炎10多年,儿女们远在宁夏不能照顾我,李院长除了忙全院的工作,还像亲人一样照顾我。我也没有什么回报的,就把我的圈椅、电视机留给老李做个念想吧……”1996年7月,敬老院院民张茂林老人病逝时,没给儿女留下任何东西,却留下了这份特殊的遗嘱。
    用最高贵的灵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两手厚茧的老院长,赢得了感恩,赢得了尊重。
    他垒鸡窝、建猪圈,让家人养鸡、喂猪、种菜,心心念念增强院民们的营养。他生活节俭,却大方地订购报纸、杂志,购置象棋、扑克、健身器材,千方百计丰富老人们的生活。
    有老人生病,他第一时间跑过去照料。有老人卧床不起,他把饭端到床头,悉心喂哺。有老人行动不便,他扶到院子里晒太阳。有老人过生日,他想方设法为其做寿糕、添新衣……他每天12点睡觉、6点起床,早中晚三次探房。他爱找院民拉家常,聆听老人的所需所求、喜怒哀乐。他熟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关心院民的身心健康。他好当月下老人,为孤寡院民牵线搭桥……与其说他是院长,不如说他是“老保姆”,一个从不知疲倦的“老保姆”。
    他耐心细致、无私奉献,将陶寺敬老院建成了“全国模范敬老院”,自己也多次受到各级民政部门的表彰。
    做一件好事不难,当一天好人也不难,难的是像他一样,一辈子大公无私、带领家人一块干好事。
    如今,退而不休的他,脱不开手、放不下心,依然在敬老院做着和以前一样的事,照顾着比他大、比他小的院民。他说:“这里就是我的家!这里的老人都是我的亲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延展爱心,撑起敬老事业一片天。
    人们都说,没有他,就没有陶寺敬老院……他,就是李光荣,1933年生,现年82岁……通讯员 张建华 郑少婕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