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冰作画,画为冰。前几日《天然冰画》摄影暨书画作品展在古城公园展示厅开展,被赋予“冰画瞬现,奇美永恒”的冰画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看着眼前的一幅幅作品,赵志敏回想起前年的那个清晨。
时间回拨到2013年2月19日早晨七点,雨雪初霁,空气愈发清新,赵志敏和往常一样来到古城公园名人广场进行晨练。刚踏入名人广场,赵志敏发现广场的花岗岩地面结了一层薄冰,走进了他惊奇地发现,在石头花纹和色彩的映衬下,薄薄的一层冰竟在花岗岩上结成了形状各异的图案。这块地面上,像绽开的牡丹,上面还飞舞着一只翩跹的蝴蝶;再看另一块砖面,线条优美,俨然一幅行云流水般的山水画;旁边的图案更是夺目,小小砖面上,似孔雀开屏又似卧着一头雄狮……广场数百块花岗岩上的薄冰,竟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本就痴迷书画的赵志敏马上跑回家,拿来相机一口气拍了上百张照片,把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定格在相机中。此时,太阳升起,眼前风景各异的图案随着薄冰的融化消失了。
第二天,没拍过瘾的赵志敏又来广场……可赵志敏却再也没见过那样的景色。“那层薄冰应该是因为前一天的雨夹雪,再加上昼夜温差大才形成的。但冬天这样的天气情况很多啊,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呢?而且,从那天后,我再也没见过类似的场景。”冰能在窗户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大家都很熟悉,而对于冰能在花岗岩上结成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图案,这种情况让赵志敏百思不得其解。"花鸟虫鱼、草木山水、珍禽异兽,甚至连椰林这种南方特有的景致都有,你说神奇不神奇?"赵志敏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却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这种自然现象的解释,于是,他马上跑到省版权局,为自己的这些作品注册了版权,名为《天然冰画图》。
与窗户上形成的冰花不同,赵志敏所拍摄的冰画图案丰富有层次感,而且有颜色,这也是冰画的另一个奇特之处。为了找到冰画的形成原因,赵志敏拜访了多位物理教授和气象学教授,却不得其果,不甘心的他打算自己亲手做实验尝试一下。为此他专门买了一个冰柜,并模拟当天的气温,把冰柜的温度调至零上二三度,然后把各种颜色的果汁和饮料倒在放置在冰柜内的花岗岩上。一次、两次、三次……始终没有成功。“虽然也结了一层薄冰,但没有形成图案。”难以复制、成因不明,而且再没有出现。“赵志敏对冰画的兴趣愈发浓厚,但它究竟有没有艺术价值还有待考证。
赵志敏从拍摄的百余幅作品中选出82幅进行装裱,随后邀请我市的书画家举办了“书画家征求意见恳谈会”。“震撼!”这是在场书画家的共同感受。看到大家仔细观赏作品,并不时发出感慨,赵志敏深感欣慰。最后,大家提出邀请诗词作家举办诗词创作会,以诗配画,珠联璧合,更能赋予冰画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很快,为82幅冰画创作的百余首诗完成了,《水漫金山寺》《蝶恋花》《漪岛椰林》《太姥赏花》…… 一首首婉转轻快、寓意深远的诗词使得抽象的冰画作品瞬间变得灵动起来,这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与人类智慧最锦上添花的结合。“自然凭造化,慧眼识珍奇”“水是佛,冰为花”“任凭冰上有奇葩,百态千姿感物华”……一幅幅为《天然冰画》题赞的书法作品纷至沓来,这是大家对艺术的热爱,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笔的崇敬。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赵志敏有了开作品展的打算,地址选在古城公园展示厅,因为古城公园是冰画的“家”。展览期间,许多市民流连忘返,驻足欣赏,并在红色题字本上留下了自己的感悟。感悟无非两方面,一是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再就是对赵志敏能发现刹那美景,并能够让大家欣赏到天然美丽画卷的赞叹。
展览结束了,但赵志敏追求艺术的脚步没有结束。“我想把冰画作为我市一个文化品牌推广出去,把美好的事物呈现给更多的人。”大自然选择了赵志敏,给予他与冰画邂逅的机遇,作为冰画的有缘人,赵志敏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自然塑造的难得一见的奇美景观,用自己的方式,留在人们身边。 (赵京红 荀丹薇)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