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和美之家”洪洞县爱心妈妈郭世玉的故事

2015-05-20 10:08: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妈妈是最好榜样

——市“和美之家”洪洞县爱心妈妈郭世玉的故事

    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孝老爱亲之星”,山西省“平安家庭”、“和谐文明家庭”、“优秀爱国拥军兵妈妈”、“三八红旗手”、“十大杰出母亲”,市“优秀巾帼志愿者”、“最美和谐家庭”,洪洞县“道德楷模”……洪洞县公安局退休老干警郭世玉说:“给我的荣誉实在太多了。”

    即使退休在家,郭世玉每天的时间仍然安排的满满当当。最近,她一边准备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节目,一边还要带领洪洞妈妈爱心团的姐妹们排练、演出,她说:“是老伴和儿子儿媳们的爱与支持让我能全身心投入我喜爱的事情上。”

    2003年郭世玉退休后经常跟一群老姐妹在广场跳舞娱乐,看到婆婆热情高涨,两个儿媳商量着给婆婆阿姨们配些音响设备、服装,她们对郭世玉说:“妈,看到您老有所乐,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您以前就是单位的文艺骨干,现在我们给您把设备搭上,让您跳得尽兴。”以后的日子,当郭世玉踏着音乐起舞,想起儿媳们的善解人意,她的舞步越加轻盈欢快。

    2013年12月,郭世玉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患了恶性子宫内膜癌。突来的病情并没有把她吓倒,反倒是老伴和儿子儿媳们紧张的厉害,当即决定带她去北京接受治疗。

    手术后的郭世玉,身上插了许多管子,全天24小时都在输液,两个儿媳白天黑夜守在婆婆床前,接痰、倒尿、按摩,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郭世玉在住院期间没怎么遭罪。同病房不知情的病友羡慕地说:“你闺女真孝顺。”出院后,为了能让郭世玉好好休养,老伴和儿子们还戒了烟。虽然工作忙,可是两个儿媳却从来不让婆婆做饭,就连几十年来从没管过家务事的老伴也学会了做饭、洗衣。拉着郭世玉的手,老伴说:“只要你好好的。”一句话,胜过千万句甜言蜜语。

    采访中,郭世玉说的全是老伴和子女对自己的疼惜与孝顺,记者不禁想问,是什么让这个家庭子孝妻贤,妯娌间亲如姐妹?她的两个儿媳给出了答案。

    大儿媳李春华告诉记者,在她结婚前就知道婆婆多年如一日照顾奶奶的事情。

    1973年,城里姑娘郭世玉嫁给了军人李七生,公公去世早,婆婆一个人拉扯大几个孩子,他们结婚时老人已经60岁了。郭世玉生孩子时,婆婆因腰摔伤不能下地,被人用平车拉着送到他们租住的窑洞里。郭世玉一边照顾刚落地的孩子,一边为老人洗衣擦身,端屎端尿,她的关爱和用心呵护让老人远离了孤独和失望。婆婆病好后,郭世玉把工资本送到老人手上,“妈,这个家你来当,”她的这一举动又一次拉近了婆媳之间的距离。在与婆婆生活的27年里,郭世玉没有与老人起过一次争执,红过一次脸,她说:“老人一辈子不容易,顺就是孝。”郭世玉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被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我妈就是个热心肠的人。”李春华接着说道。2004年,洪洞县成立了孤儿院。郭世玉带着儿子儿媳,买了衣服和学习用品去看望孩子们。后来,一起跳舞的姐妹噌怪道:“做好事,不叫我们?”姐妹的一句话让郭世玉灵机一动,人多力量大,何不组织一个集体一起做好事。就这样,2004年腊月,郭世玉把舞伴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妈妈爱心团。“我们不能有了困难才想起军人,过年啦,孩子们回不去,我们去给孩子们过年,让他们感受到妈妈的爱。”经郭世玉的提议,爱心团慰问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消防队。当时已是腊月廿六,妈妈们赶排了一些拥军节目,在大年初一中午,带着各自准备的礼品,来到消防队。这次慰问,郭世玉还带上了全家人,她说:“我嫁了个当兵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后也进了军营,我自己也是一个老干警,我们全家对军人有感情。”此后每年春节、八一、中秋节,去慰问消防官兵成为妈妈爱心团的固定节目。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带领妈妈爱心团看望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残疾人,并资助贫困生上学。

    每逢节日,郭世玉一家人聚在一起,茶余饭后,他们的家庭活动更像是一台小型晚会,每个人都能歌善舞,欢声笑语充盈着整个屋子。“婆婆是我们家的精神支柱,我们爱她,尊重她,她身体力行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也要把她敬老爱幼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李春华说到。(李卫红)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