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和他的“地方志博物馆”

2015-05-28 09:17: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读史可使人明智,明智者善学史。古县地方志收藏爱好者李建国以对历史文化的孜孜以求和对方志文献保护留存的紧迫感,在短短十年时间内收藏整理了5000余册地方史志,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地方志博物馆馆长”。

    走进李建国的收藏间,八个大书柜满满当当的,给人一种拥挤局促的感觉。李建国说,要不是前些日子又增加了三个柜子,很多书还不知道要在床上摆多久呢。

    看到又来一批人查阅资料,李建国热情地指着对着门口的书柜介绍开了:第一个书柜上半部分主要是中国历史类的书籍,下半部分主要是全国各地旅游类的书籍;第二个书柜上的书是工具书辞海系列,上边是山西通史系列,下边的两部分,一部分是乡镇志、村志,另一部分是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的县志;而第三个柜子上的书是文史资料系列、长江支队文献系列、太岳中学文献系列,另外还有临汾17个县(市、区)第一轮县志和明清县志,而其他柜子的书,则是全省120个县市的大全。

    李建国是一名退休干部,2005年退休后,习惯于忙碌的他一下子不适应这无所事事的生活。打麻将、玩扑克他不喜好,其他运动项目又兴趣不大,就在四顾茫然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收藏的几十本地方志书,心头一动,既然有时间了,为什么不搜集整理一下这些书籍呢?起初是小打小闹,李建国在古县范围内搜集旧书,后来是临汾范围内,最后又扩大到全省范围内,甚至还有全国部分地区省志、县志、村志和个别地区文献。他的目的就是藏书育人,把宝贵的文献资料保存下去,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推向社会,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书是人类成长的阶梯,李建国在这个阶梯之上付出了很多。十几年来,他无数次地往返于太原、临汾、侯马等地,流连于古玩市场和旧书摊,每周日坚持在中国最大的中文旧书图书馆孔夫子网上查询志书,结交了全国各地的书友。不说花费了多少钱,就是消耗的精力就让老伴替他担心。担心归担心,家里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这种有益的爱好。老同事、老同学们都很热心,获悉他的爱好后,从各方面帮他收集了许多志书。

    说起收藏的艰难,李建国深有感触,一些罕见和稀缺的书经过千辛万苦才得以觅到。比方说有一个《金藏雕印始末考》,这是民国时期学者蒋唯心写的一本书。他到市图书馆、省图书馆,再到洪洞,都没有找到,最后通过孔夫子网,终于在香港神州旧书店找到了。

    在李建国的藏书中,还收入了一些文史资料系列等地方文献,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地都难以找到,因而显得弥足宝贵。李建国指着一套数十本的书籍介绍说,这是全国政协编印的一套40余本的文史资料选集。自己是2001年在百汇旧书摊购回了前36本,还缺6本。一直到了2014年12月份,才在临汾东关古玩市场找到其余的得以将选集配齐。

    在众多志书中,有一本泛着历史色彩的藏书,它将时间定格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中的地点指向了古县古阳镇一个叫神圪垛的小村庄。一个叫太岳中学的学校前后存续了十年,其中有两年就在此驻扎,这本名叫《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中学史》的书和一整套关于太岳中学历史的文献书籍翔实地记载了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李建国说,古县是太岳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朱德、陈赓等都曾经在此战斗过、生活过,古县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建国的父辈曾经经历过那个弥漫战火硝烟的年代,父亲的教诲影响了他整个的学习和工作历程。当2005年退休后,他就有了搜集整理那个时期红色记忆、寻找父辈曾经的历史的想法。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将太岳区各个时期的文献、人物、经济、政治、组织一系列资料基本收全,配备成套,以供人们研究。

    李建国藏书,来自于他对文字和历史的敬重,在收藏的间隙,他更痴迷于大量的阅读。在十几年间,他仅剪贴本就整理了12类50余本,这里,有他的思考,有他细腻与执着的情感氤氲。

    翻开剪贴本,编有说明、前言、目录,不仅供自己和别人学习研究,也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位于县城一处交通要道上有一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张庄村。历史上,这里因为出的秀才较多,被当地人称之为秀才村,现今村子里还有重新修复的文笔塔等建筑。这个村子中,李姓居多,现代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包括有抗战名医李克让、我国第一任驻苏大使李则望等。李建国的收藏印记中,也与这里结了缘。他不但收藏地方志书,还参与了一些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出版。他主编了张庄李氏宗谱,此外还参与编写了张家沟村志、临汾市志以及临汾市城建志的村镇规划、村镇建设管理部分。他还被邀请参加了古县人才交流协会工作,并担任了古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李建国十多年的上下求索换来的是硕果累累。在千余本地方文献中,囊括了建国以来全省第一轮出版的所有县志,包括120个县和11个地市,此外还有山西明清时期的府志、州志等10套,明清民国志60多套,明清通志、村镇志、专业志、姓氏家谱等有关志书900余套本。

    在李建国的家中,我们遇到了前来复印志书的古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曹廷元,他高兴地说,李建国的藏书给我们学习和研究方志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你看这本《千年古衙霍州署》,这本书里就有这样的一条记载:元太宗九年,铁穆耳命程荣复立霍州城池,起盖公协统辖霍邑,赵城、灵石、汾西、岳阳五县,此时霍州的辖域空前扩大。我在三晋文化研究会写古岳阳县志考略这本书的过程中,就没有看到这条记载,后来李建国看了这本书给我讲了,我过来看了这本《千年古衙霍州署》,还有《霍州州志》记载是一样的。

    谈起今后的打算,李建国说,他要把藏书分门别类列出书目,并通过县档案局、县图书馆上网,以方便广大研究者查询和研究。另外,他还要把一些历史资料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整理成文章和小册子,以供后人学习和使用,为社会服务。

    走出李建国的收藏阁,看到了美丽的紫藤花灿烂开放。可以想见,当果实累累之时,李建国又有了新的收获,这样的收获一定比花香更为芬芳持久,比果实更加悠远绵长。(李文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