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34年,是蔺全意坚守在设备检修岗位的时间。如今已是知天命年纪的他,现为山西焦化集团建安公司焦化检修车间责任技师,主要负责保障公司最大的生产厂焦化厂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名责任技师,蔺全意对检修的意义和作用有着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他始终认准一点——设备是生产的基础和生命!工作中的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34年的勤恳踏实、精益求精,使他练就了一手给设备“看病”的绝活儿,成为车间的技术能手、检修专家。
在每一次的检修工作中,他总是全身心投入,不分昼夜蹲守在现场,坚持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带动全车间职工进行检修。
近年来,由于公司人员结构调整,检修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作为业务第一责任人,蔺全意边干工作边培训职工。每天早7时,他就准时出现在了现场,进行实地勘测、调查研究;晚上下班后,他常加班加点、整理数据。也正因此,他掌握了大量检修工作的第一手材料,为后来车间维修工检修制度的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设备检修是一种操作性、技术性都非 常强的工作。”蔺全意告诉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带动车间技术人员、维修工,熟悉现场与设备、了解设备工艺参数和性能,使消耗大幅下降,检修项目合格率和一次开车成功率均达100%。2013年—2014年,完成了两台贫富油换热器更新、炼焦四大车的大修、锅炉连续排污器的大修、三回收煤气余热器的更新等工作。
夜间值班时,每每遇到备煤翻车机出现故障、皮带突然断裂等情况时,蔺全意总是第一个跑到现场进行设备的抢修处理。类似这样或大或小的设备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去解决。尽管因为休息不好眼圈常是黑的,但精神却永远饱满。在每一次的检修现场,他都坚守现场,亲自指挥,为设备的安全、稳定、满负荷经济运行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同时,他还制定了相关检修制度,大大延长了设备的运转周期,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仅造气炉长周期运行就为公司节支费用6万余元。
这种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作风,无惧苦累、不断学习的态度,不仅使他的自身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而且使他的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去年,针对车间维修人员严重缺乏,检修任务繁多,安全责任艰巨的实际情况,蔺全意科学分配检修人员,使每个班组人员及检修任务得到了合理的安排及完成;为了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他还组织开展了车间职工技术竞赛活动,检修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每天的检修现场,随时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尽管数字有时显得枯燥、乏味,却能更加直观地反映蔺全意的成绩取得:截至目前,由他负责完成的检修项目达9000余项,完成检修计划的100%;完成大修、更新、技改项目6项;解决技术难题5项;全年节约检修费用10余万元……
“安全第一”是蔺全意时刻谨记在心的。他说:“设备检修属于高危工种,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平时的工作中,蔺全意不仅自己做到“安全第一”,也把这一“紧箍咒”带给班组的所有人员。
在对班组安全工作的检查中,蔺全意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该公司开展的“百日安全专项生产活动”中,由他负责开展的岗位自查和检修安全隐患排查,先后查出班组内部问题30余项,现场检修安全隐患问题20多项,全部进行了及时整改,确保了安全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用大家的话说:“有蔺师傅在,我们就有了‘定心丸’!”
这样的语言,无疑是对蔺全意所做工作最大的肯定。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9次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焦煤集团劳动模范,并于2013年被授予山西省直属工委“五一劳动奖章”。
“别看我年纪大、干设备检修时间长,但这跟时间、年龄无关,它跟热爱这个岗位有关、热爱这个行业有关!”面对公司发展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提高,蔺全意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奋斗目标,“我必须做得更好,也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卞志强)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