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农民范斌和他的七百二十余亩流转土地

2015-06-05 09:58: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家庭农场引领职业农民新潮流

——记曲沃县农民范斌和他的七百二十余亩流转土地

    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正是小麦收割时节,曲沃县范斌家庭农场金灿灿的麦子,颗粒饱满,喜获丰收。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践证明,这是推进农业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6月1日,笔者来到该县史村镇郇村家庭农场采访,深切感受到土地流转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勃勃生机。

    都说种地不挣钱,可范斌不这样想。2011年,他开始创建机械化家庭农场,许多村民外出打工,范斌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在村民自愿情况下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截至2014年已签订合同150余份、签约土地720余亩,农场所接收的流转土地用于粮食种植生产,成了村里流转土地、实行家庭农场的第一人。

    从农机厂到种玉米、小麦到发展家庭农场,他真正体会到当一个职业农民的乐趣。

    去年农场建成1200立方米粮食储备库,和水泥晾晒场3000余平方米。现有大型农用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施肥播种机机喷药机等主要农机30台,可完成全程机械化耕作、播种和收获。

    所流转的土地共三大块,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便于机械化操作,土地流转连片后,利于实施统一管理,规范种植,农作物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及机械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笔者了解到,土地流转以前,该村小麦亩产只有350余公斤,统一管理后产量逐年增长,2014年该农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夏玉米从2011年的平均亩产450公斤增产到2014年的平均亩产750公斤。

    “现在种植普通小麦种子,没有竞争力,所以我引进新品种—鑫麦296,市场收购价格比普通种子收入高10%。”范斌说道。农场所产出的小麦均与种子公司签订良种繁育合同,所产出的小麦全部由种子公司回收,所产的玉米与正蓝奶牛养殖园区已签订常年合作协议,用于奶牛的青贮饲料。

    目前,曲沃县范斌家庭农场被评为“山西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为我市三家之一。据了解,该农场在曲沃为首家大规模农场,还得到曲沃周边县市同行参观学习。范斌多次参加市里、县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掌握更多农业知识。

    为鼓励家庭农场快速做大做强,政府把家庭农场纳入现有支农惠农政策扶持范围,在新增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奖励补助、扶持培训等方面都有政策;比如把农场主培训纳入当地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阳光工程”、农业创业等培训,并鼓励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农业职业技能资格认定,提高农业生产管理能力。

    范斌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农场每年都要邀请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还在秸秆还田、配方施肥、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杜绝污染等方面,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科学的方法。如去年播种小麦时,有些村在秋分时节小麦播种量每亩达到30公斤,而该农场去年平均播种量只有15公斤,产量依然达到亩产550公斤。仅种子每亩节约至15公斤。

    范斌是新型职业农民,现在他计划继续流转土地,带动着农民转型新潮流。经过4年多的实践,他坦言:“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是主要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就是懂市场、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目前,该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来增加农民收入。据悉,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去年农民培育1300人,落实两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助资金151.95万元,今年继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王建先 靳佩佩)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