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无私奉献
——记霍州市司法局鼓楼司法所所长赵彩萍
临汾新闻网讯 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把国家的法律、党的政策和自己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群众中去;她勤恳踏实,任劳任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她13年如一日,坚守在司法工作的基层,为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也收获了领导、同事和老百姓的一片赞声……她就是霍州市司法局鼓楼司法所所长赵彩萍。
化解矛盾 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鼓楼辖区是霍州市主城区,纠纷案多发,情况比较复杂,调解工作异常繁重。而司法所里工作人员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全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作为所长的赵彩萍深感担子更重,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为了工作,常常忙得忘了吃饭和休息。每遇重大纠纷,无论是否值班或休息,她都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她强化矛盾纠纷的预防功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准确掌握纠纷信息,做到迅速反映,及时处理,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她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居委会调整充实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广泛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通过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加强街居两级调委会建设等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了办事处、居委会、居民小组三级调解网络的作用,使各种矛盾纠纷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委会、大事不出办事处”。
真情帮教 感化刑释解教人员
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为了有效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赵彩萍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档案,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她对帮教对象实行定期不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一名曾接受过赵彩萍帮教的人说:“赵所长真是个大好人,她不仅在思想上感化了我,而且还给了我生活上很大的帮助,使我现在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近年来,经过赵彩萍的努力,鼓楼辖区的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人员都已开始新的生活,无一人重新犯罪。
加强宣传 普及群众法律意识
搞好法律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是保一方平安的前提。赵彩萍很重视普法教育。“六五”普法启动以来,她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联合前进社区开展了“送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单、宣传手册,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她还应邀霍州广播电台“与法同行”栏目嘉宾,向全市人民就司法所如何服务民生、如何服务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作了宣传讲解;“一村一警”活动开展以来,她联合法律援助中心、鼓楼法律服务所到滨河社区开展宣传、咨询、援助活动,为社区群众学法用法提供了极大地方便。与此同时,她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辖区内的中小学校上法制课,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严格管理 强化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是司法工作的新领域。赵彩萍细心琢磨,积极创新,通过因人施教、严格管理、人性感化的教育方法,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工作。她认真细致,对接收的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都及时进行入矫教育,为他们建立档案,制订矫正方案,档案资料达到家庭情况清、犯罪原因清、表现情况清、思想情况清的“四清”标准。她严把衔接程序,规范操作,严格核准矫正对象的数量和应接收的人员名单,确保矫正对象一个不漏,防止脱管、失控现象的发生。坚决执行汇报、谈话制度,严格落实奖惩考核制度,要求矫正对象按时电话报到,当面报到,交思想汇报,并加强与监督人的联系,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相关动态,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工作,为辖区稳定奠定基础。她注重人文关怀,通过走访摸清矫正对象的犯罪背景、认罪态度、家庭情况、就业状况、人员动向等,有利于矫正工作对症下药,因人施教,为辖区稳定奠定了基础。目前鼓楼司法所共接受社区矫正对象61名,有48名已经顺利解除矫正,开始了新的生活。
赵彩萍就是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她的实际行动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在司法行政干警中树立起一面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榜样旗帜。(范韶华)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