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农民老徐的收藏故事

2015-07-23 11:16: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徐生财在尧庙古玩城的“风入松”古玩店开张了,这是他第二次开店了,第一次的“风入松”开在金殿镇上。7月19日,冒着炎炎烈日,我走进了他的“风入松”,就像走进阿里巴巴的宝库,看得眼花缭乱。古钱币、古字画、秦砖汉瓦,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年为收藏,徐生财跑遍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文物市场:北京潘家园、天津沈阳道、南京夫子庙、洛阳文波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共收藏有考古价值文物千余件。2003年,徐生财就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纳为会员。

徐生财在“风入松”欣赏自己的藏品

    拣漏

    徐生财1949年出生在尧都区金殿镇杜家庄村,他家屋后,一条小河潺潺流过,小河里有摸不完的螃蟹、小鱼和小虾。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临汾三中,在三中,他像吸水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知识。然而,在那推荐上大学的年代里,这位68届全年级第一名的高中毕业生,与高等学府擦肩而过。生性好强的他自学了大学课程土木建筑专业,因为他自幼就喜欢古典建筑,从古典建筑到古钱币,徐生财对收藏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有想到,他刚涉足收藏就拣了一个漏。

    一过农忙季节,庄稼人都要长长的松一口气,然而徐生财更忙了,忙着跑襄汾、侯马、洪洞等地收藏古玩。记得是在1986年夏天,徐生财又在洪洞“跑古玩”,那天的运气很不好,已经跑了一上午,依然是两手空空。徐生财有一些泄气,回去的路上蹬着自行车的他又累又饿,可老天偏偏又下起了雨,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瓜棚,就赶紧蹬着自行车跑向瓜棚避雨。刚刚在瓜棚坐定,又有一个人湿漉漉地跑了进来,两个避雨人很自然地攀谈起来。一个是收藏文物的,一个是收破铜烂铁的,收破铜烂铁的把他自行车上驮的一麻袋破铜烂铁“哗”地一下倒在地上让收藏文物的瞧。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28枚铜钱中,其中竟还有一枚战国钱。徐生财的眼睛禁不住一亮。对方央求他把28个铜钱一块钱一个收了,徐生财说:“今天咱俩能碰在一起,真是老天爷的安排,你也别说28块了,我给你30块。”成交了,徐生财攥着那枚战国钱在被子里偷笑了大半个晚上。只可惜,这样的好运气也就这么一次。

    三宝

    尧都区收藏界的朋友都知道,金殿镇的老徐有三宝,那就是他的风梁宫当、华封三祝和士王十禾钱。

    风梁宫当收藏于1996年,宫当属汉代建筑构件,起防雨、装饰、纪念作用。1996年的一个夏天,徐生财偶然路过尧庙乡伊村西北角,在农民整地整出的瓦砾中,老徐意外地发现了这枚风梁宫当。当时他激动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砖汉瓦,瓦砾里拣出的这块东西是地地道道的汉瓦呀。徐生财知道在西安出土的“羽阳宫当”、“未央宫当”,今日捧在徐生财手里的是一块“风梁宫当”。据文史资料记载汉武帝刘彻册封皇后卫子夫时,有工匠造宫当。为了确定真伪,2000年夏,徐生财专程去西安收藏杂志社找专家鉴定,得到专家的认可。

    华封三祝和士王十禾钱都属于吉语花钱。花钱,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钱的统称(俗称压胜钱)。吉语钱,以吉祥如意为主,其内容以长命百岁为主题,这种吉语钱往往与富贵、祝福等内容相联系。华封三祝钱主要是歌颂尧的功德,以多子、多福、多寿为主题。

    士王十禾钱是一枚罕见的吉语花钱,是2001年徐生财先生在尧庙庙会上购得,徐生财对吉语花钱有颇具见解的解释,对钱币年代的判断引起收藏界的重视。2004年12月以《一枚罕见的吉语花钱》发表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刊《收藏界》。

    徐生财风趣地说:“风梁宫当是在尧的村庄伊村发现的,华封三祝是歌颂尧的,士王十禾又是在尧庙庙会上购得的。看来尧王在冥冥中庇护着他的子孙呀。”

    失手

    十几年在收藏界跌打滚爬,徐生财练就了一双慧眼,然而在西安文化路文物市场,和西安人过招,徐生财失手了。

    徐生财有一个习惯,每当他进大型文物市场前都要先往鞋垫里塞200元钱,一来防扒手,二来怕花个身无分文。那天他刚走进市场,就有一个文物贩子向他走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火柴盒,火柴盒里装着一枚古钱币,徐生财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一枚先秦环钱,重一两十二铢。贩子开价1000元,少一分不行。徐生财无奈地望洋兴叹。他衣兜里只有460元了,然而在两个小时后,他和那个贩子又“巧遇”了,贩子又拿出那个火柴盒“便宜点给你吧”徐生财一把接过,那枚让他神魂颠倒的先秦环钱静静地躲在那里。贩子让价到800元,徐生财掏出仅有的460元,成交了。登上开往临汾的列车,徐生财依然在兴奋,闭上眼睛回忆和贩子的讨价还价,忽然一个激冷他呆了,贩子刚开始少了1000元不卖,怎么后来460元就能出手?这时他想起在第二个回合里,他只瞄了一眼那钱就合上了火柴盒。尽管已经断定十有八九上当了,他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拿出了那枚古钱,不敢拿眼睛去看,他攥着那枚钱在鞋底使劲磨着,足足磨了一站路,才鼓起勇气去看,钱币边沿的铜亮了,这不是青铜,果然上当了。这时列车刚刚行驶到陕西下峪口,徐生财扬手就把那枚“先秦环钱”扔进了黄河,他对自己说:“只有心里痛得深,眼睛才能擦得亮。”在徐生财收藏的具有考古价值的千余件文物里,老徐最偏爱的还是他的古钱。他说,是收藏成就了我,收藏使我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尽管收藏界迷雾重重,但我有信心继续锦上添花,因为我的这双老眼已经练就的“见钱眼开”了。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