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杨改梅:老妈妈的千层底纳出文化艺术人生

2015-08-27 11:57: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纯棉手工布鞋,穿在脚上既舒适又养脚,特别是小孩儿,更适合穿这种布鞋……”8月24日下午5时许,在市区平阳南街与五一路十字路口附近,记者看到一位七旬老人正热情地向路人介绍着她亲手做的手工布鞋。

    老人名叫杨改梅,今年71岁,每天都带着她自己做的布鞋到街头售卖。不了解的人以为她是用来糊口,其实老人做布鞋纯粹是一种爱好。

    “我的一儿一女都已成家,闲来无事就拾起了自己的老手艺,做儿童布鞋。”杨改梅老人说,她将家里不穿的衣服打成布壳子,纳成鞋底,做起了儿童布鞋,这一做就是二十几年。这一双双童鞋,饱含着她对孩子的喜爱。

    说起杨改梅做布鞋,应该是二十岁左右,家里人的鞋子都要靠手工做出来,她便跟着大人学习。“当时年轻眼力好,精力充足,白天干了一天农活,晚上还要点上油灯做鞋。”杨改梅说,做小孩布鞋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杨改梅介绍了做布鞋的几道程序:先按照脚的大小将鞋子的底子和面子的模样剪裁下来,鞋底要用布一层层地粘贴,一只鞋底至少要用6张布壳,等布壳子晾干后,用麻绳一针一针密密地缝,针脚越密做出的鞋越耐磨。同时鞋面也有讲究,除了里子、面子各一层布外,中间还有一层布壳,当然最重要的是鞋底和鞋面要吻合,而且鞋面的布料和花色要有美感。

    说话间,61岁的安女士正好经过,她蹲下来仔细地看杨改梅老人做的布鞋。“做得真不错,我也会做一点,但是没你做得这么细致。”自己的手艺得到了认可,老人脸上乐开了花。

    “年龄大了,眼睛花了,现在做一双鞋要花两三天的时间,但是做得再慢,都必须仔仔细细、一针一线地纳出来。”杨改梅老人说,一双布鞋她只卖20元,虽远不及付出的辛苦,但好多老顾客经常买了送给外地的亲人朋友,让布鞋走进了大城市。想象着那些孩子穿上她做的鞋子,老人感到特别开心。

    杨改梅老人做的童鞋,鞋型精巧、花样优美、针线细腻,犹如一件件手工艺品。穿一双手工布鞋,不就是在享受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吗?也许这种传统手艺你早已忽视,但它将在我们的记忆中长存。(梁丽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