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退休干部刘学智,退休13年来,在老有所为的道路上,作出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他的事迹在《中国老年报》、《山西老年》、《山西农民报》、《老友报》、《临汾日报》、《临汾广播电视报》、《老区建设》、等报刊登载,县、市电视台多次采访、播放。2015年又被评为襄汾县道德模范人物,他的先进事迹成了许多离退休干部和老年人的学习榜样。
(一)
刘学智,南辛店乡北贾村人。1944年生,1964年参加工作,1971年入党,2002年从卫生局副局长岗位退休。他退休回村后,看见一些老朋友过着“冬天撵太阳,夏日追荫凉”的日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有了为老年人找点乐趣、办点实事的想法。他首先在自家院门口墙上做了一块黑板报,亲自写了国内外大事、科学养生、科学种田等知识,隔三差五更换一次。他的黑板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看者,人们看后谈论国家大事、研讨科学种田以及疾病防治等人多了,这里成了老年朋友学习各类知识的一个窗口,刘学智看到了黑板报的凝聚力,也看出了老年人对学习科学技术、健康知识、文艺娱乐的渴望,他坚持办黑板报十年,已经办了470余期。
刘学智从中央电视台办的“夕阳红”栏目受到启发,便和老伴、儿子、儿媳商量将自家新建的二层楼房腾出来,自费2000余元,进行了粉刷、装修并添置了桌凳、书架、购买了象棋、麻将、扑克、羽毛球拍等各种活动器材,又邀请几个老朋友帮忙制作了板胡、二胡、鼓架;自费订阅了《健康生活报》、《天津老年时报》、《夕阳红》等报刊;加上退休干部和教师们捐书600多本,建成了像模像样的“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 从此,北贾村的老人们有了自己的活动阵地,规定每周二、周五下午,活动两次。2002年正月十五正式挂牌时,关香兰高兴地编了一首小诗:“刘学智品德高,为咱老年把心操。新建楼房他不占,老年活动在里边。做板凳、置乐器,多项开销他自支,捐书订报他领先,真是咱们的好领班。”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都夸关香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随后,他们制定了活动宗旨、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等。每次活动前刘学智都要精心准备,细致安排。他说:“一定要把小院办成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的乐园。”截至目前,中心已组织活动1200余次;参加22000余人次;学习文件资料2300余份;出版壁报6期;出黑板报400余期;教唱歌曲和戏剧唱段300余首(段)。
每到活动日,老人们便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心,先集体合唱一首他们村里的《老人歌》,就分散到各个活动室,自得其乐:观棋不语的、读书看报的、自拉自唱的、聊天谈心的,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那就是一幅和平盛世幸福老年乐园图。
在活动中心刘学智是组织者、领导者,更是服务者。除日常提水、烧水、洗杯、打扫室内外卫生外,还帮扶上下楼梯不方便的老人;老年人去厕所不便,他就在二楼的一个角落挂起围帐,中间放个马桶,活动结束他倒掉桶内的尿,洗刷干净又放回原处;刘学智自备一套理发工具,常年为老人义务理发;他多次往返县城,为本村和邻村的200多位老人代办了“老年优待证”。在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前,他连续三年组织医护人员为老年人义务体检800余人次,并针对病情拟定了治疗或进一步确诊方案。
(二)
刘学智被村民誉为“敬老典范”坚持在自家小院办“夕阳红活动中心”13年,老人们过60、70、80大寿或者为逝去的老人们送葬,他都要带领“夕阳红”文艺演出队为老人们演唱,表示庆贺和哀悼。
刘学智的行为也遭到个别人的非议,比如,有人在他孩子面前说:“你爸真傻,就不怕吃亏。”孩子把这反映给刘学智后,他付之一笑说:“他说咱傻咱就傻,刘胡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咱说怕吃亏也别当共产党。”
“活动中心”还挂起了“村志编撰小组”、“村体育协会”等牌子,并做出了很多骄人成绩。“村志编撰小组”经过几年的抢救收集资料、编辑写作,完成10余万字的村志,县志办已发了“准印证”;“村老年书画协会”已开展活动160余次,展出作200余幅;2009年北贾村被县上评为“老年书画之村”;“夕阳红活动中心”经常排练文艺节目,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演出活动;“老年体协”也不定期的组织台球、乒乓球、扑克、象棋等项目比赛,大大活跃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他带领夕阳红老年人除多次整修通往学校和福寿村集市场的道路外,每年下雪后,都要打扫积雪,解除孩子们上学之忧。他牵头成立的乡戏剧歌舞协会,每半月活动一次,大大提高了村民戏剧歌舞演唱水平,2011年春节县上组织戏曲比赛时,该协会就有多人参赛,并受到县、乡领导好评。乡书画协会在他的带领下连续两年被县、市授予“书画先进乡”。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多年来在回村退休干部刘学智的带领下办得红红火火。2014重阳节期间,村里的老人们想到县城转转看看,可活动中心没经费来源,老人们家庭也多困难。刘学智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老干部局局长王稳锁,王局长立即同相关单位联系,租车、找导游,圆了全村50多位老人游览襄汾丁陶广场、滨河公园、丁村等景观的梦想。
(三)
刘学智不仅关心老一代,还特别关爱下一代。他是北贾村关工委的领导,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讲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孩子们亲切地叫他“积善爷爷”。下了雪,积雪路滑,他带领夕阳红的老人们为孩子们上学扫出一条路。10多年前,一位10岁的小女孩因家庭特别困难,濒临辍学,因为他心地善良,怜悯弱势家庭和儿童,于是主动找到学校领导给其免除了学费和书本费,他还给这位小女孩送去学习用品,指导她完成作业。他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不沾亲带故的贫困孩子,在北贾村传为佳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老朋友武永贤和他攀谈起弘扬传统文化,推创“以孝治村”的理想。刘学智眼前豁然一亮:“以孝治村”好办法!于是,由刘学智引荐,于去年正月初一,他把武永贤请到了北贾村,经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协商,吸纳武永贤为荣誉村民,同时聘请武永贤担任村委会顾问。在村两委领导下,成立了“以孝治村”的领导组,打出了创建“北贾孝心示范村”的名片。——蓝图绘出,他们着手实施,先组织全村村民学习孝经、道德经、弟子规,让村民领略传统文化,打下思想基础。
接着,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发动群众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大孝子”、“孝悌之家”、“北贾贤人”等称号的先进人物20名。并把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制成版面,摆放在村中心广场。2015年5月11日,母亲节。北贾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颇有创意的母亲节庆祝活动。庆祝会的主持人是刘学智,他为主持好这场庆祝会,夜以继日,忙碌了近一个月。庆祝会的前一个晚上,他激动的睡不着,服了安眠药,才勉强睡了两个小时。先进人物的颁奖词是他和张振华、乔上元3个人撰写的,全部运用顺口溜形式,朗朗上口,百姓喜闻乐记、入耳存心。他把颁奖词全部背下来了,试想,一个年逾古稀老人,熟练地诵记20个人的颁奖词,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与精力。那场庆祝活动,不仅北贾人大都参加了,还吸引来周边村不少的村民也受到了教育。
(四)
刘学智还是全村公认的大孝子,为母亲尽孝,悉心服侍得病母亲37年。他母亲在50岁时得了妇科癌症,以后又转移为直肠癌,为给母亲医治癌症,他四处求医,去襄汾赴临汾到西安,手术、化疗,使母亲病情得到好转后,他从一位老中医处得到一个中草药药方,这个药方是要把草药碾碎后才能服用的,他买回草药,用碾子碾成碎末,服侍母亲服下。时间长了,药苦味大难以下咽,他就拌上蜂蜜做成蜜丸让母亲服下。生活上更是无微不直的关怀,正是由于他和家人的悉心服侍,一个患癌症的老人,生命又延续了37年,真是一个奇迹!老母亲于2007年11月去世,享年87岁。
刘学智不仅孝敬自己的母亲,他更善待全村老人,因此,市老龄委授予他“敬老好儿女”称号,是敬老楷模。为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村民的道德与修养,刘学智又组织“夕阳红活动中心”成员与村民开始学习《伦理讲演录》和《弟子规》,并将这一意义深远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党的90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刘学智也先后被评为县、市离退休干部、老龄工作、敬老好儿女、农村老年体育、关心下一代、老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带头人等。
刘学智同志退而不休,无私奉献,以真挚的感情和辛勤的工作践行着“爱我襄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的承诺,以十多年的心血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老有所为之歌。
(杨丽娟 梁泽峰 金秋)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