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要‘熊大’、我要喜洋洋。”在科委巷的一家幼儿园门口,一群小朋友将捏面人的师傅围在中央,只见他一搓、一卷、再一捏,将褐色、黄色、白色的彩面制成的胳膊和身体组合在一起,顿时一个憨态可掬的“熊大”就诞生了。
原来,这位面塑师傅名叫王天宝,河北人,居住在尧都区党家楼。9月11日,记者带着好奇来到他的家中。刚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的面塑艺术品。捏面人不但是个技术活,思维还得跟上时代。”王天宝说,不能局限于传统人物,必须了解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动画人物,这样捏出的面人才会受到欢迎。
“一些雕刻的技法是在做‘减法’,而面塑是做‘加法’。”说到面塑制作工序,王天宝打开话匣子,这些面人看似简单,实际上里边的门道很多,从颜色到人物形象,再到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非常繁琐。就拿最基础的原料糯米面来说,光和面就有好几道工序,这样做出来的面人才能不开裂、不变质。这么复杂的制作工序,要使用的工具却非常简单。一块玻璃板,一把密齿的梳子再加上几根竹签就够了。
王天宝原来是临钢集团的职工,自退休后就帮妻子照看生意。2012年回家探亲时,看到一位亲戚面人捏得不错,就认真地跟着学了起来。没想到,他学了一个月还真掌握了这门艺术。“平时,我在家捏了很多面人,没事时就在学校门口转转,一个面人卖5元,一天也卖不了几个。”王天宝说,够成本就行,主要是人闲下来了找点事做,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苏亚兵)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