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向军:七十多位老人的义务剃头匠

2015-10-19 08:56: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给我们这些老汉剃了11年的头,一分钱不收,不怕脏、不怕累,她是好人哪。”“她家里也不富足,但是每到节庆还买白糖、面包等送给村里的老人。她始终有一颗奉献的心。”“这么多老人,她都是每个月按时上门服务,太辛苦了。”……一头齐耳短发,一件红色的毛衣外套,足蹬一双黑色布鞋,手里拿着一个干净的小包袱,行走在襄汾县汾城镇尉村的大街小巷中,为村子里的老人免费刮脸、剃头、理发。在这个5000多人的村子里,11年来,这样的故事一直在讲述。故事里的主人公名字叫毛向军。
    2003年的一天,毛向军在村子里碰见了张铁军老人,老人一脸的气愤和无奈。原来,他去镇上理发店理发,理发师嫌他脏,不给洗头、不给剃。“这是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功臣啊!这些人怎么能这么对他。”毛向军出身军人家庭,三爸、五爸、三弟都曾经当过兵、参过军,军人在毛向军的心中是一个神圣的词语。“我来给您剃吧。”从看到张铁军老人无奈表情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出了决定。
    于是,小时候在爷爷手里学到的剃头手艺又被她拾了起来,烧好热水、搬来木凳,毛向军给老人洗头、剃头,不一会功夫,张铁军老人的身子就清爽了许多。“村子里肯定还有像张铁军老人剃头时这样的遭遇。”毛向军心里想,“我闲时来帮助他们修修边幅,这样倒也不耽误啥事。”从此,毛向军义务给村里的老人剃头就一发不可收拾。
    “李福才头上有疮,经常不洗衣服、不洗头,别人都嫌,向军不嫌,帮他干好多事。”“卢新锐一脸络腮胡,自己也不刮胡子,全靠剃头时刮刮脸,毛向军从来不嫌他。”说起毛向军义务剃头的故事,贾成锁、尉富安、刘宏让等老人纷纷打开话匣子。
    李随如老人,身患疾病,平常去看他的人很少。去年腊月廿八,毛向军给他剃了头,正月初一老人发病就走了。“他是干干净净地走的。”村中另一位老人尉如意唏嘘不已。
    11年的坚守,毛向军不管刮风下雨,总把给老人剃头的事放在心头。这背后的力量,来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今年47岁的毛向军出生在古城镇北焦彭村,四岁时,就患上了败血症、骨髓炎,每年要做一次手术。毛向军的父亲是位老中医,扎根农村行医几十年。“我爸给人看了30多年病,从没要过钱。爸爸能做,我也行。”坎坷的人生经历,使毛向军对“爱”有着特殊的理解。尽管家里的光景,要靠丈夫和一双儿女在外打工来维系,收入也不多,但是她却把自己的心花在了为村里老人做善事上。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觉得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从孝道做起。
    现在的社会道德产生了严重滑坡,祖国妈妈病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点事,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成海,就能帮助祖国妈妈康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毛向军用自己的行动向这个千年的古村传递着爱的力量。11年来,她先后义务为70多位老人剃头,还曾经走出本村,给周边村子的老人理发。
    “她传递了对人尊重、关注老年群体的正能量。”退休后每年都要回老家小住一段时间的原邮电部办公厅主任、干部王占魁这样评价毛向军。
    义务给村里老人剃头的过程中,毛向军还在我市新博学学校系统学习了“国学”。
    儒家文化倡导的“孝道”使她对村子里的人和事有了更深的思考。村子里婆媳不和、公媳不和事时有发生。“农村老人养老难,他们在土地上劳作了一辈子,干不动活了就没有了收入,媳妇不孝顺,晚年生活就很悲惨。”毛向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4年初,她自费组织了“好媳妇评选”活动。在尉村10余位志愿者和部分群众的支持下,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毛向军跑遍了村里的20个村民小组,家访、调查,确定了70余位候选人。
    李淑女自从嫁进门,公公就瘫在了床上,她无怨无悔地伺候到老人离世;李根新儿子准备结婚时,公公住院需要7万块钱做手术,她当即拿出了6万元……类似的事迹,在评选中被口口相传,成为竖立在尉村的精神标杆。2014年“三八”妇女节,毛向军花了5000多元,给评选出的23名好媳妇发放了证书、床上用品,并同她们合影留念,让一份“孝心”、一股爱的力量在尉村涌动。
    “明年我们还要选,一年20名,十年就是200名,我相信这个评选可以更好地带动大家孝顺老人。小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日子才会越过越好。”毛向军自信地说。
    一个平凡的举动,一项“轰动”全村的活动,毛向军的爱心、孝心影响这个古老的村庄。越来越多的人和她站在了一起。2014年初,毛向军发起成立了孝心小组。“孝心组成立以后,大家能感到村里年轻人更加的孝顺老人、关心老人了,带了一个好头啊。”村民府双健感慨地说。“今年过了年,有几个老人住了院,他们还拿了鸡蛋、面包等去看他们。”79岁老人尉富安插了一句。
    “还想给我们尉村建立一个老年服务中心,这样老人们就有了自己的家。”毛向军在为自己这个愿望的实现呼吁和努力着。(张建华 陈晓璐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