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讲故事一样教历史
——记市实验中学教师潘玫
临汾新闻网讯 市实验中学的校址在尧都区北刘村,原名就叫刘村中学,想当年,刘村中学也是“响当当”的。潘玫现在是这个学校初三193班的历史老师。
一
潘玫是1998年2月份正式参加工作的,本来学的是中文,学校因工作需要安排她代了初中历史课。当时她以为只是一个过渡,没想到,这一代就是18年。以前历史课是副科,她还记得,亲戚朋友问:“你代的啥?”只要回答是历史,人家就不以为然地说:“哦,那好干,副科吗,很轻松,照本宣科就对了。”因为以前历史并不是中考科目,学生们对这门课也不认真对待。到2003年的时候,初中历史纳入了中考科目,成为主科了。于是,潘玫本科进修了历史,开始带着学生们在历史的海洋里遨游了。
潘玫说,历史课是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不但可以了解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包含了很多有趣的成语故事、历史典故,还有许多科技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告一段落的时候,潘玫在班里举办了一场成语故事竞赛,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当时,她满以为孩子们最多就是背书式的背个成语故事就不错了,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精彩,惟妙惟肖,她觉得都可以去舞台上表演了。一位同学讲的是“请君入瓮”的故事,为了把这个成语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这位同学还邀请了其他两位同学跟他分角色表演:一位扮演武则天,一位扮演酷吏来俊臣,他自己扮演周兴,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其他孩子还讲了“狼狈为奸”、“打草惊蛇”、“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潘玫说,那次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历史了,把教历史的她称为美子老师。
二
学生们爱上潘玫的历史课,还因为潘玫在课堂上总是能见缝插针的讲故事。今年夏天,有一次潘玫正在讲课,忽然发现有一位学生在偷偷地吃冰激凌。面对这一幕,潘玫没有发火,而是饶有兴趣地说:“我真羡慕你们这些‘00’后,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老师是‘70’后,在老师小的时候,哪里有冰激凌吃呢?夏天西红柿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妈妈用篮子挂得高高的,我经常偷吃,终于有一次被抓住了,然后好好地挨揍了……”学生们会意地笑了,那位学生不好意思地把冰激凌塞进抽屉里,从此后,再没有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了。
还有一次,潘玫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偷看小说,于是抓住机会给这些“00”后孩子们讲自己上学时的事。潘玫说:“那时候,我们上学时间是一天去学校三次,早晨五点多去学校,到九点回家吃早饭;然后十点半上课,两点放学;下午三点半上学,到六七点放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还得上晚自习,上晚自习没有电,都是点的煤油灯,也有的同学买蜡,大家都羡慕点蜡的同学,因为蜡比煤油灯要亮很多呢。我每天起得很早,是看天色起床的,尤其是有月亮的时候,一见外面发了亮,我就爬起来去叫邻居家高年级的姐姐一起上学,因为家里没有表,掌握不住时间,有时候半夜三点多就去叫她了,有几次竟是一点多。天还早,邻家姐姐就让我跟她一起再睡会儿,但是我怕睡过了。于是姐姐就会把她家的蜡点上,拿出很多小儿书让我看。那时我就喜欢上了读书。到后来,为了能看书,我每天都故意早早去姐姐家叫她。”美子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教室里静悄悄地,这些“00”后的孩子惊讶地看着潘玫,他们不知道,“70”后老师竟然有着这样不平凡的历史。看小说的学生主动把小说收了起来,潘玫趁机说:“这就对了,你们现在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真让老师羡慕,要抓住大好的学习时机呀。”
三
潘玫给学生讲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时候:将班里学生分为两大阵营,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辩论主题就是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双方同学据理力争,滔滔不绝,争得面红耳赤,每得出一条结论,都由记录员在黑板上写下来,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黑板上对秦始皇的评价一目了然,有功有过。最后美子老师站出来为大家鼓掌,小结:秦始皇的功过大小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我们要学到的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分为二。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原来美子老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呵。这节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评价秦始皇,还让他们学会了一分为二看问题。
潘玫说,我的历史知识可以说是边学边教的。虽然有时候觉得吃力,但收获却是丰硕的。比如,从夏商西周的更替中,我教学生感悟民心的伟大;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三次科技革命中让学生领略科技的力量;从两次世界大战中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美子老师的历史课不仅在教室里上妙趣横生,她还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考察学校的历史。踏遍校园的角角落落,搜寻校史,从实验中学的创立一直到现在,几度辉煌,几度颓废,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业精于勤荒于嬉,要更加努力学习……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