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芦秀萍:开启“雅育文化”这扇门的女强人

2015-11-12 09:57: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尧都区实验小学是一所有着近30年历史的市区知名老牌学校,在新的教育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该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芦秀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芦秀萍深知,一所学校的发展应以“文化”为支撑,而这个“文化”蕴含着传统文化、道德文化、管理文化、教师人格文化、教研文化、特色文化等多种元素。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前瞻思考,芦秀萍自担任尧都区实验小学校长以来,对该校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远景、校训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定位,全面实施“雅育文化”,即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以弘扬国学传统文化为突破口,打造人品教育品牌;以教育科研为手段,建设生本高效课堂;以拓展社团活动为主线,着力推进素质教育。
    精细化管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2013年,芦秀萍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从管理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全员百分量化评估考核评价体系、月工作考核公示制度、年级组团队“捆绑式”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大力推动绩效考核,正能量的传播和带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构建了科学、高效、富有竞争活力的管理流程。
    德育先行打造人品教育品牌
    芦秀萍主张在全校实行“五星级班级管理”和“十星级学生管理”争创评选活动,建立师生评价机制。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各种主题班队会活动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服务作用,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随着学校课程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在芦秀萍的倡导下,2014年9月,国学被正式纳入该校课程。学校按年级为学生统一编印了国学教材,主要通过晨诵、课间展示、教师经典讲读及电子屏播放、每学期举办1次至2次班级读书汇报展示等渠道来渗透。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都要大力表彰表现突出的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为他们颁发牌匾、奖状,赠送图书,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教育科研建设生本高校课堂2014年3月,芦秀萍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推出了“313”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验,通过狠抓主题教研、常规教研、网络教研、自主教研、课题研究、行动研究、课堂教学展示、青蓝工程、教师综合素养大赛等一系列教研活动,推动“31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学校于去年10月份特邀市教研室相关负责人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先后举办了“313”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升华杯”“升格杯”“成长杯”以及国学“和平杯”等教学研讨活动,还多次邀请山西师范大学专家来校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进行全面“把脉”和“诊断”,高效课堂教学成效显现。
    为构建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上学期末,学校举办了一场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特别”考试——学生综合素养游园闯关活动。活动分8个项目,涉及语文、数学、音体美、品德社会、科学、生活等学科,孩子们或唱或跳,或诵或读,或说或演,或塑或叠,勇敢闯关,各展才华。在一道道智力游戏闯关中,共享和体验“会学、会玩、会创造”的快乐,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社团活动推进素质教育
    从2014年9月,芦秀萍大胆尝试,在全市率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组建了合唱、武术、体育、舞蹈、器乐、面塑、纸艺、手工、书法、棋类等38个社团活动,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孩子们的第二欢乐课堂。芦秀萍还积极倡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假期里让孩子们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生产、生活、家乡社会的发展变化、环保知识等,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通过照片、日记、制作“棒棒册”“串串烧”、手抄报等形式互相交流、分享,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
    近年来,在芦秀萍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涌现出大批的学科名师、教学新秀、师德标兵,师生相继获各类奖项千余人次,成为我市教育改革的窗口学校。芦秀萍也先后获得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尧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尧都区模范校长等荣誉称号。(李卫红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