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68岁的景怀玉是翼城县里砦镇上韩村人,17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之后,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自学,并不时向各级新闻媒体投稿。50年来共发表作品约2000余篇,多次受到各级新闻媒体表彰与奖励,还被数十家媒体邀为特约记者或通讯员。1985年,他被聘为翼城县计生委文秘员,一直干到2003年退休。
2006年“翼城县农村信用联社招聘25岁的大专文科新闻写作人员一名”的招工信息使景怀玉如获至宝。通过自己报名、县委宣传部推荐、单位考核,他被该社破格聘用成为唯一一名“超龄”通讯报道员,并签订了每年写稿发表数量目标合同。从此,景怀玉开始了他的退休“新生活”,如今10年过去了,他依然在辛勤耕耘中……
刚走进翼城县农村信用联社综合办公室,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深深吸引了景怀玉,但他对电脑打字这个简单操作,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怀着一腔热情他依然向电脑打字发起了挑战。首先他虚心拜青年职工为师,整天戴着老花镜在办公室学习打字。更是不惜血本花费5000余元买了一台电脑,坚持每天晚上加班学电脑知识。景怀玉的这一举动遭到了3个孩子反对。他们觉得电脑打字对于父亲来说太困难了,这样劳心伤神,担心父亲身体吃不消。即使如此,景怀玉也没有一丝动摇。他从最简单的方法学起。比如打字,五笔不会,就使用汉语拼音操作练习,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在电脑上敲打。刚开始,打一篇100字——200字的简讯,就得用一两个小时。之后,通过几个月的练习,打一篇千把字的稿件,从草稿到推敲、修改、定稿,只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学会了电脑打字,景怀玉就开始腾出时间,进行下乡采访。他经常进村入户收集信用联社支农第一手素材,并利用晚上时间完成定稿。10年来,在该社党委会、理事会大力支持和综合办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他在各种新闻媒体发表稿件达900余篇。该社也曾多次被省联社、临汾市办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他也被省联社授予模范通讯员荣誉称号。因此,社会上向他约稿的人越来越多,成了写作上的“杂家”和“多面手”,也成了走在路上有人问、电话里边有人约、回到家里有人等,忙忙碌碌写不停的“大红人”。
工作之余,景怀玉不忘培养各行各业爱好写作的青年人。翼城县农村信用联社连续十年举办兼职通讯员培训班,年年都是景怀玉主讲。每次他都是提前备课,并将理论与案例结合,多年来为26个基层社和营业网点培养写作人员50余名,壮大了通讯写作队伍,为该社文化建设增添了活力。
景怀玉的打工“奇遇”,不仅丰富了他的退休生活,更是让他圆了自己的梦想,开启了他退休后的新篇章!(孟庆泉 程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