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小时候,是他喂我吃饭、给我洗脚。现在,他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了,记忆模糊了,也是我们给他当‘拐棍’的时候了!”4月2日,记者走进铁路大宿舍8号楼,倾听一段父慈子孝、温馨和谐的亲情故事。
韩忠勋,侯马电务段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家三口和年逾90岁的老父亲同住一室、其乐融融。
“父亲韩秉权是抗美援朝的一名老战士,年轻时经历过枪林弹雨,饱尝艰难困苦。如今,身患腰椎间盘突出和脑萎缩,生活已不能自理,全心全意照顾好他,就是我们做儿女的‘功课’。”韩忠勋说,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换床单、穿衣服、换尿片……开启全天候的“孝顺”模式。
这边韩忠勋给父亲全方位打理“个人卫生”,那头妻子侯玉文用心准备的“爱心早餐”也热气腾腾地上了餐桌。蒸苹果、鸡蛋糕、小米粥,营养均衡搭配,有助老人消化,用韩忠勋的话说,既要准备细致周全,又要手脚麻利,七点上班前必须全部搞定。”
由于夫妻二人还在上班,而老父亲身边又不能没有“帮手”,为此,韩忠勋请了一名护工,解决了上班期间老人无人看管的难题。
“早上我们上班后,护工继续‘接力’,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在家里走动走动。中午一下班,来不及片刻耽搁,我赶紧给他换上衣裤,陪着父亲一起出去散步、遛弯,晒晒太阳。”不仅如此,为了让老人尽可能地锻炼身体,每次韩忠勋都会将父亲推到楼下的健身器材处,让老人抓抓单杠,进行手臂康复训练。晚饭后,洗脸、洗脚、擦身、换衣裤……一番每日必经的“程序”过后,伴随着老人的熟睡,韩忠勋和妻子才得到片刻的歇息。
洪洞、侯马、三门峡……为了能让终日与轮椅相伴的父亲看到日新月异社会风貌,4年前,韩忠勋买了一辆面包车,专门带着老人外出郊游,欣赏无限风景。
10年来,理发、擦身、洗脚、换尿布,韩忠勋和妻子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孝为先”的家庭和谐之道。看着身旁白发苍苍的父亲,耳畔响起了熟悉的歌声:“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