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科学教师薛云龙:躬耕教育写春秋

2016-05-05 10:25: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位严谨负责的学科领头人,又是一位豁达仁厚的兄长。他就是霍州市白龙镇寺庄小学科学教师薛云龙,从事教育32年,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山西省特级教师、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学科建设指导组专家成员、山西省省级培训教学专家,近日又被评为临汾市第二届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

  积极探索兴趣教学

  1984年,薛云龙参加工作,担任农村小学自然(科学)课老师。小学自然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被人们重视,很多学校没有科学实验器材、实验室,教师大多采用单纯的说教、灌输式讲课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然而,薛云龙的课却上得生动有趣。孩子们都说,上薛老师的科学课,感觉时间很短;薛老师不让他们死记硬背,他们回忆实验过程就记住了所学知识;上薛老师的科学课感觉很舒服、很快乐……

  薛云龙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把科学课由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由学校拓展到了校外、社会。学校只有很少的实验器材,没有学生实验室,他便利用学校库房,把废旧桌凳改造成实验桌,搭起一间简陋的科学实验室。学生们高兴极了,他们在这间实验室里学习、交流、做实验,开心也很专注,一个关于“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一做就是一年,学校建起了一个科研小团队。

  在白龙第二小学任教时,他创建了霍州市第一个小学自然生物室。生物室里没有动植物标本,他就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日与学生们一起上山采集动植物标本。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将采集到的动植物标本进行处理制作,并贴上写着自己名字和采集日期等字样的标签,陈列在生物室里,很有成就感。这些标本的制作,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观察动植物、了解动植物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当时自然课教学的需要。

  薛云龙还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与“生物百项”等活动,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竟然能写科技小论文了。《索草初探》《白龙镇扬尘污染的调查报告》《汾河流域水污染的调查报告》《白龙镇水土流失的调查报告》等学生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省级大奖,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潜心研究科学课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薛云龙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有一个心愿:希望更多的孩子能从小接受科技知识的熏陶,培育良好的科学素养。

  2012年,薛云龙被聘为霍州市教科局教研室特邀教研员,承担起组织和指导全市小学科学教学研究的重任。一段时间内,薛云龙脑子里整天想的是怎样才能把学科工作开展好,本来就很清瘦的他硬是又瘦了一圈。

  终于,他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当地的实际,提出了“课题引领课改,依托基地辐射”的教研思路,这一思路的核心就是:通过小课题研究,引领学科课改;通过课改基地试验田,让全市科学老师们看到课改的成果与希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的主人。

  在这一教研思路的指引下,他提出了《小学科学“做中学”》课题,旨在以此为载体,将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2012年9月,他组建了学科团队,在白龙矿区学校和辛置矿区小学打造了两个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研究基地,依托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并辐射周边学校老师前来参加观摩课,进行经验交流。他隔三差五深入基地学校,深入课堂检查指导,检测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成效。

  2015年,随着霍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市的成功创建,该市中小学建设了标准化实验室,配齐了实验器材,“做中学”课题研究在全市推广。薛云龙团队的课题研究成果被山西师大临汾学院出版的《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和《小学理科教材教法与小学教师资格笔试面试指南——科学》两本书录用,他本人也应邀成为该书的编委。专家评价这是一个由课题研究成果转为知识资源进行大众传播的典型案例,这一研究成果被写进2015年全省学科建设年度报告内,标志着该市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在理念及行动上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着力培养学科梯队

  薛云龙深知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师资力量,他通过专业引领,着力培养学科梯队。

  2013年,薛云龙创造性地开展了科学教师区域培训,他与学科骨干教师经常深入基层,一年时间内进行了12次400多人次参加的培训,为一线教师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答教师的困惑,规范科学教学行为。他长期坚持送课、送讲座下基层,很多老师在他的引导下,逐步变“说实验”为“做实验”,变“讲科学”为“做科学”,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薛云龙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他与四位年轻教师结为师徒关系。如今,四位老师或已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或被评为山西省教学能手、临汾市骨干教师。同时,他与乡宁县西交口中心校青年科学教师耿云志结为异地远程师徒关系,通过远程指导、网上交流,异地教育资源得到了互补与共享,在他的帮助下,耿云志于2012年被评为全市小学骨干教师,被乡宁县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和兼职教研员,成为运城学院科学学科国培教师。

  薛云龙的日常工作安排得满满的,即使这样,他也笔耕不辍,每有心得体会,都会及时写下来。他的教学设计《昼夜交替》获2014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设计”一等奖,被《小学理科教材教法与小学教师资格笔试面试指南》一书收录;他撰写的《浅谈小学科学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策略》在2015年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开展的全国小学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4年他被推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理事,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得到了广大知名专家和同行的认可。

  时光荏苒,三十年一晃而过,薛云龙躬耕讲堂,引领着一个学科由弱向强的发展。他用事实告诉人们:基础教育没有学科主次之分,只要努力,人人可以成功。(张军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