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张震:深入百姓之中 为农民做实事

2016-06-22 09:43: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驼腰村位于古县南垣乡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全村现有54户168人,贫困户30户92人。耕地面积797亩,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小麦为主,村民多外出打工收入较低。

古县南垣乡驼腰村“第一书记”张震

  张震,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山西洪洞人。2013年4月,任中共临汾市委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主任。2015年8月,出任古县南垣乡驼腰村“第一书记”。先后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定点扶贫模范工作队员”和“优秀第一书记”。

  沉下去 深入百姓之中

  驻村以后,为了真正掌握村情民意,张震在走访过程中,做了详细地了解和登记。特别是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家庭,入户都在两次以上。在走访过程中,他与乡亲们之间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张震曾经身着正装入户,乡亲慌忙擦桌椅让座;两次未抽大婶递过来的烟,几个人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听到过村里老人直接对他说的“带着个水杯子,是嫌我家里脏吗”的刺耳话语,如此等等。

  点滴经历中,张震开始慢慢转变和改进,也一点点地被村里的这帮“亲戚”们接受了。现在,跟“亲戚”们坐到一起,谁都能把“话匣子”打开,这位“第一书记”真正成了驼腰村的村民。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张震跟村里的乡亲渐渐熟络起来,对村情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张震深切感到,要想真正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至少要做到“五能”:能说了乡亲们的家常话,能吃了乡亲们家里的饭,能喝了乡亲们倒下的茶,能抽了乡亲们递来的烟,当然最关键的是要能办了乡亲们想办的事。

  找市场 推销粮食产品

张震和村支书朱琳查看果树

  自2015年8月份驻村以后,张震实地走访各家各户,结合驼腰村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驼腰村要想致富还是要走农业路子。

  2015年天气大旱,玉米减产40%,核桃挂果也不多。为了使村民减产不减收,经过多方联系和运作,张震把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引入了公益活动和终端市场,突破了过去农产品初端销售的传统模式,开展了“双引入,一突破”。

  一是把农产品销售直接引入了公益活动。2015年国庆期间,依托临汾UCC骑行俱乐部,张震组织来自全市的80余名骑友,往返骑行130公里,到驼腰村开展了“骑行助贫,齐奔小康”公益活动。活动当天,以每斤10元的价格,当天就销售核桃700余斤,后继销售400余斤。部分骑友还跟老百姓提前预定了村里种植的小杂粮。通过此项活动,村里卖核桃收入了1.1万元,农民增收近4000元。

  二是把农产品销售直接引入终端市场。2015年驼腰村全村打了1万多斤谷子,加工成小米,与临汾市家福乐超市接洽沟通,检验样品,讨价还价,最终以小米每斤5元、晋谷每斤4.5元的价格,把万斤小米送进了超市。除过加工、运输等费用,净落44000元,驼腰村小米种植户增收30%。

  张震还在驼腰村发展有机小米,目前村里有几户正在进行试点,如果收成好、效益高,再进行全村推广。

  寻村史 理清发展思路

  在张震看来,驼腰村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长远。如何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帮助驼腰村村民尽快脱贫致富,便是他和村干部一起探索的问题。

  为了探寻驼腰村的历史,张震多次咨询了乡政府和村委干部,问遍了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先后走访了浮山县地方志办、浮山北韩乡与南垣乡相邻的村子,以及驼腰周边的村子;认真翻阅了《古县志全书》《浮山明清县志》《2011年浮山县志》等佐证资料;仔细查看了延续至今的浮山和古县地图,并与电子地图和航拍地图进行了反复比对;三次实车丈量了浮山县城到驼腰村的路程,并实地堪察了驼腰村的地形地貌。经过个人梳理,得出结论——驼腰村,是一个至少有着270年历史的老村子。同时,通过不同层面的走访,多种方法考察,多个渠道调查,对驼腰村致贫的综合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与县乡有关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的探讨,对驼腰村的发展思路,张震有了轮廓式的想法,就是以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为导向,以小杂粮为重点,以市场为牵引,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绿色粮食产品,促使驼腰成为一个精品绿色粮食产品贸易小基地。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

  发展绿色食品,将驼腰村打造成一个品牌,融历史文化和经济于一体,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张震仍将重点放在驼腰村的农业发展上,力求用农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真情意 为农民做实事

  在发展生产方面,张震将发展重点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林下经济、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加强核桃管护、品种更新,力求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张震还计划将杏林坡蓄水池至驼腰组蓄水池加装一套水泵,实现二级提水,这将有利于村民田间灌溉。

  在基础设施方面,张震在村级活动广场,增加了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完善了文体器材,丰富了村民的文体活动。

  张震和村委干部还积极组织驼腰村党员、群众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通过核桃管护、修建技术培训、电商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厨师烹饪培训等,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

  近年来,农村面临巨大变革。驼腰村村民中外出务工的占绝大多数,村里的老人居多,是典型的“空壳村”。干旱缺水、田间道路窄、农民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驼腰村的发展。张震驻村后,综合驼腰村的情况、村民的意向,为村民办实事,引导村民多方发展,齐头并进。相信在张震的带领下,驼腰村一定会尽快脱贫致富,早日奔小康!(猎奇 许笑梅 党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