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赵玉山:做一粒种子扎根希望田野

2016-06-29 09:34: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种子是一切绿色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赵玉山自从踏上工作岗位,就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深深植入农村的这片沃土。

  1980年9月,赵玉山进入我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工作,现任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30多年来,赵玉山一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种子试验、繁育、推广、管理等专业工作。制定实施全市种子发展规划,主持全市农作物品种试验工作,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品种。

  区试工作是新品种转变为生产力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赵玉山主持我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以来,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试点区域进行技术指导。九十年代初,赵玉山曾代省品审委负责南部薄旱地、中水肥小麦区试项目,他克服交通不便、路况不熟、试点复杂等困难,从选点到播种,从田间设计到品种考察,赵玉山风里来雨里去,对每个试点、每个品种都心中有数。他坚持在播前、返青期、抽穗期深入试点考察品种,筛选出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时间较长的临汾50744、临汾51379等品种。这次区试工作彻底改变了我市试点散而不稳的局面,为我市农业生产发展筛选出一大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其中小麦品种16个、玉米品种20个、大豆品种5个、油葵品种6个、谷子品种3个。

  众所周知,品种更新更换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有效途径。在实施全市第5-7次品种更新更换工作中,赵玉山率先在全省提出“小基地、大供种”“三三制轮换供种”“实行绿箱补贴政策”“一年两次审定”等新的推广模式,加快了品种更新更换速度。

  作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赵玉山深感科学推广优种责任重大,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考察每个品种生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出适宜我市的品种区划种植意见。围绕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引进、试验、筛选了一批优质小麦品种,每年推荐优质品种推广面积上百万亩。近年来,他通过与有关单位协作推广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有临优145、晋豆36、晋单34、晋麦47、晋单63、中麦175等品种,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8.85亿元。

  粮食丰产,良种是关键。在做好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的同时,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赵玉山经常深入一线,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选育优良品种。

  痴心育种三十多年的赵玉山收获颇丰:选育了早熟、抗病的晋豆36,在我市及周边地市大豆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09年-2011年晋豆36号选育推广项目列入我市星火计划项目,3年时间使农民应用优种增收10584万元;协作小麦专家进行田间杂交工作,选育了小麦品种临协98-1、临优145、晋麦78号等品种,并通过省级审定;协作有关单位通过品比试验、抗病鉴定,选育了玉米新品种君实6615和金玉18号,合作选育了临高油1号、临玉2号、临单15号、丰达1号等品种,均通过省级审定;与相关人员合作,从安泽农家大豆品种中选出临豆1号新品种,通过省级认定;参加选育晋大麦(啤)2号、紫苏品种、晋芝8号,均通过省级审(认)定。

  多年来,赵玉山扎扎实实从事育种工作,创造性地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省科技厅“12396”科技信息服务专家团专家,省科协颁发的“金牛奖”特等奖、“科技奉献”一等奖、省农业厅授予“种子先进工作者”和“百好个人”称号,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专业人才”称号、市委农工办授予“农业专家”突出贡献奖、市委授予市委联系高级专家等20多个奖项。赵玉山于2002年起担任我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委员,2006年被聘为首届临汾市委联系高级专家,2008年获国家农业部、人社部通过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2015年被聘为第二届临汾市委联系高级专家。根据从事品种试验工作多年的实践,赵玉山出版专著3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9篇,获优秀学术论文奖24篇,连续12年考核为优秀。

  荣誉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默默坚守和不懈努力,三十多年过去了,赵玉山依然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每年农作物生长期间,他都会深入有关县试验点,向农民传授试验设计、田间观察、病虫害识别等知识,风雨无阻,用一腔热血浇灌着这片他挚爱的土地。

  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