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老有所乐,摄影、绘画、书法、音乐他样样钟爱;老有所为,开发自身潜能,带动中老年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都说“夕阳近黄昏”,他却笑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日前,记者走近赵彦平,聆听一位花甲老人的“快乐经”。
见到赵彦平时,他正在吉县老年大学音乐活动室,对合唱团的学员们进行指导。“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我们合唱团通过《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国梦》《到吴起镇》等歌曲,大声唱出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赵彦平激动地说。
64岁的赵彦平,是吉县人。说起自己的开心秘笈,这位花甲老人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上班那会儿,我在吉县教科局担任工会主席,组织全县教师开展拔河、体操、唱歌、书画比赛,展示了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006年,离岗后的赵彦平受聘担任了吉县老年体育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他在文化广场成立了俏夕阳活动中心,配备专门的活动室,电子琴、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一应俱全,为“夕阳事业”尽心尽力。
“为了更好地活跃中老年朋友的文化生活,我们组织大家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开展广场舞、双人舞、大合唱与器乐合奏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潇潇洒洒度夕阳。”赵彦平告诉记者,如今,参加活动的中老年人已达百余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年大学合唱团先后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了“喜迎十八大中老年演唱会”“激情放歌老年乐演唱会”等文艺演出活动,通过一场场自编自演的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梦”和“吉县精神”传递给现场的每一位父老乡亲。
老有所为发余热,乐于奉献醉夕阳。2013年10月,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赵彦平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变得异常忙碌,用他自己的话说,革命工作不分大小,哪有需要哪里报到”。
“退休后,我负责县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日常工作。去年7月的一天,我正在给合唱团进行现场指导,突发‘青光眼’,随后去临汾住院接受治疗。”赵彦平说。出院后,顾不上医生一再叮嘱的“休息静养”,他立刻投入到节目排练中,还未痊愈的眼睛再次“受伤”,赵彦平又一次入院。
“那次出院后,我戴上眼镜继续和伙伴们抓紧排练,最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老年合唱团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以精彩的表现荣获‘特别表演奖’。”赵彦平说,带动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为、开心快乐;竭尽全力弘扬中华文化、传递正能量,是自己一辈子想干的事。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