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胡祖金:让晚霞绽放绚丽光彩

2016-07-21 10:13: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让晚霞绽放绚丽光彩

——记吉县退休干部、共产党员胡祖金

  胡祖金是一位90岁高龄、有着6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1990年他从吉县司法局退休后,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老伴回到家乡屯里镇太度村居住。26年来,他不图名利,不计报酬,热心公益事业,关心青少年成长,彰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信念、永葆本色的优秀品质。

  义务做宣传 让群众头脑富起来

  刚回到太度村时,胡祖金看到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邻里之间矛盾时有发生、年轻人中结伙打架和酗酒滋事的事屡见不鲜,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不仅要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而且要让群众头脑富起来,要教育和引导村民特别是青少年学政治、学法律、学文化、学科技,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村“两委”领导,并主动请缨担任起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

  那时,电视机在农村还未普及,黑板报是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胡祖金掏钱买来水泥、石子修了黑板,又买来线绳、彩色粉笔办起了黑板报。他还创办了《文明简讯》,自编自印,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先进典型等,并发送到各家各户。村民们看后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政策,懂得了法律,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1995年,村里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胡祖金担任会长,协助村委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他组织会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编排了《计划生育就是好》《农民赞歌》《唱国策》等文艺节目,让计生政策深入人心,协会当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如今胡祖金走路虽有些蹒跚,但依然头脑清楚,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坚持办板报作宣传。他把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八个大字写到小黑板上,挂在大门外醒目的地方,让过往群众都能看到,激励大家从自身做起,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

  关心下一代 让娃娃们走正道

  胡祖金不仅把村里的群众作为宣传教育对象,更把娃娃们作为教育重点。

  1991年,屯里联校聘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那时屯里联校有9所小学,最远的圪鲁小学离他家有20余里。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每学期到各学校巡回讲两次课,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安全教育,受到师生的欢迎。

  1997年腊月的一天,胡祖金到圪鲁小学讲课,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雪,他推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赶,一不留神摔了一跤,脚划破了,回到家后成了一个“雪人”。老伴埋怨他说:“本想让你回村里过几年清闲日子,可你现在比上班还忙,不知图啥哩!”听了这话,胡祖金只是淡淡一笑说:“一不图钱,二不图权,图的是娃娃们能走正道,图的是咱村能有大变化,图的是大家能奔小康。”第二天,他不顾老伴再三劝阻,又步行到五龙宫、庄子小学讲课,第三天又到屯里、桑峨小学讲课。就这样他坚持多年,风雨无阻,村里村外受教育的达15000余人次。现在他年纪大了,不再到外村学校巡回讲课,但仍坚持给本村小学师生讲课,每年“六一”儿童节还给孩子们赠送图书和学习用品。

  2009年,村里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胡祖金担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如鱼得水,关爱下一代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和细致。2010年7月27日中午,他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淮河支流的一个村子发生了一条河冲走五条命”的新闻后,马上在村里张贴了警示公告,要求家长引以为戒,监督孩子不要到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做好孩子的安全工作。2015年9月4日,太度村小学组织师生在村德村史馆举办开学第一课,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胡祖金给孩子们讲革命先辈的故事,勉励孩子们不忘过去、珍惜今天、开创明天,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今年3月5日,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师生到村里为老年人扫院子、擦玻璃、整理屋子。劳动结束后,胡祖金以“长辈们盼着你们成才”为题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鼓励孩子们传承中华美德,做雷锋式的好少年。6月1日,胡祖金又给太度小学捐款1000元。

  看到一茬茬孩子走上了正道,成人成才,胡祖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评选“和谐家庭” 倡导家和万事兴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1990年,太度村成立了老龄协会,胡祖金担任老龄协会常务理事。他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启发自觉的理念积极开展工作,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他倡导村里将每年9月9日定为老年人活动日,统一给老年人过生日,并采取“嗮被子、比穿戴、看吃喝”等办法评选表彰“好媳妇、孝顺子女、和睦家庭”。这项活动迄今已坚持26年,从未间断,全村已有三百多人次受到表彰奖励。

  李冬莲是太度村涌现出的孝老敬老模范,每年都被村里评为“好媳妇”。她对公婆非常孝顺,与老人在一起生活几十年从未翻过脸。那年她给儿子娶回新媳妇,新媳妇赵新萍进门未过7天就给老奶奶洗脸、洗脚、端饭,帮助婆婆伺候奶奶,村里人纷纷称赞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婆婆是好媳妇,儿媳也不落后,真是看样学样啊!”胡祖金以“一家两代好媳妇”为题,把李冬莲、赵新萍的先进事迹写成书面材料,广为宣传,教育影响身边的人。如今在太度村孝老敬老已成风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安享幸福晚年。

  捐助公益事业 甘愿做个“老傻子”

  胡祖金退休后,靠每月2000多元的养老金维持生活,他和老伴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开两半花。可是,他帮助村里干工作非但没有要一分钱的报酬,反而为村里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为了鼓励村民种莲菜、种水稻,他给村民买种子、买化肥,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

  为了鼓励宣传队员排练节目,他给队员们买了喝水杯,给宣传队买了收录机。

  为了鼓励村干部团结一心干事创业,他给每个村干部买了一顶草帽。

  为了解决老年人理发难的问题,他给6个村民小组买了6把理发推子、6条围裙,并确定专人给老年人理发。今年又给6个村民小组和学校购买了7把新推子、6条新围裙,上面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八个字。

  2011年,村里维修过街楼,胡祖金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10000元钱捐给了村委会。今年村里修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他又给村委会捐款10000元。有人说:“胡大爷,你真有点傻。”胡祖金说:“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我愿做这样的傻子。”

  26年来,胡祖金热心公益事业,先后被评为吉县首届十大道德楷模、临汾十佳公益人物、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他把这些荣誉当做继续前进的加油站。

  今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时,太度村党支部举办了主题党日活动,胡祖金与全村党员一起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收看电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他激动地说:“作为退休老同志就要尽己所能,奉献余热,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咱村建成小康社会再立新功!”他的话令大家感慨万千……

  胡祖金用行动诠释了入党誓言,让晚霞绽放出了绚丽光彩。(张立忠 郭东科 冯颖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