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铁人”尹玫:不灭之灯照亮他人温暖自己

2016-08-02 10:06: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尹玫参加公益演出

  临汾新闻网讯 “黄河是远亲,汾河是近邻,看到大槐树就打开了家门……”七月初,临汾新民歌《与水为邻》在台湾花莲县一所文化场馆久久回荡,优美的旋律、美妙的歌声让人回味无穷。舞台上,来自临汾的演唱者尹玫光彩照人。但殊不知,她是一位甲状腺囊肿患者,她每一个高音都要拼尽全力。在汗水与掌声背后,她曾因突发心脏病两次入院,还动过一次大手术。

  虽然医生多次强调,让她休息,可她却忙得停不下来。除了歌手身份,尹玫还身兼“公益红娘”爱心使者”等多重身份。许多人认为她干得都是“亏本买卖”,但她乐此不疲并这样回应:一个人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主宰生命的宽度与高度。而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多少,不在于取得多少。”

  为梦想一路狂奔的“快乐歌者”

  “只要站在舞台上,无论演唱哪首歌,我都必须拿手。”日前,在一场公益演出中,记者见到了既是“忙人”也是“铁人”的尹玫。她已经连续赶场数天,看起来有些疲惫。但是,一谈到自己的音乐事业,她立即精神焕发,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尹玫的音乐路走得颇为艰辛,她将这个过程比喻为“从徒步到自行车,再换三轮车、摩托车,直至轿车”。她五六岁就开始登台演唱,初中毕业时抱着吉他自弹自唱考上职业高中幼师班,随后又考取大专院校的艺术系,毕业后先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进修一年多,又在中国音乐学院系统学习声乐三年。在多位名师指点之下,她的音乐才华显山露水,曾在企业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16年。

  “我一路走来全靠坚持,必须吃得了苦、耐得了烦,同时珍惜每次学习和演出的机会。”尹玫说,我是湖南人,咬字发音存在诸多问题。我每次学歌、练歌,都要一遍遍听原唱,将每个字标注拼音,并向普通话好的人多请教。每次上台前,我都会一遍遍地唱给他人听,问问发音是否正确、哪里需要改进。只有把丑丢在人后,才能把美留在台前。”

  有一次,尹玫要参加临汾市电视台举办的歌手比赛,演唱歌曲《长城长》。她就把60分钟的磁带AB面都录上这首歌曲,每天反复播放、反复跟唱,两个多月天天如此。学唱至少两千遍后,她的歌声惊艳舞台,摘下了一等奖的桂冠。

  事实上,她对待自己所演唱的每首歌曲都是如此,她将录音机视为终身的良师益友。

  南方小调、北方小曲、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花鼓戏……自从尹玫当上基层文艺志愿者,不论演出需要什么节目,她都凭着一股儿韧劲苦练,力求精益求精。

  她巧妙构思,将戏曲经典剧目《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女驸马》《花木兰》《苏三起解》融合成一个唱段,成为她各地演出的保留曲目;她情感真挚,将《好日子》《万事如意》《好运来》等歌曲唱得热情喜庆;她心思细腻,吟唱《白发亲娘》《春天的故事》《为了谁》《公仆赞》等歌曲似含泪倾诉,把对祖国、战友、亲人、老师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听尹玫歌唱,观众会不自觉地被她吸引,进入她所营造的美丽世界。多年来,她一再突破自我,参加了数不清的演出,收获了诸多奖项和荣誉,并凭着已取得的艺术成就顺利晋级国家一级演员。在鲜花与掌声面前,她淡定地说:音乐是我一生的事业,它是我快乐的源泉。”

  为单身寻觅良缘的“公益红娘”

  尹玫曾说过,她将自己的生命一分为二,一半给了音乐,一半给了公益。2014年,她组建了“临汾鹊桥爱心公益群”,为相亲的男女们无偿服务、分文不取,大家亲切称她为“公益红娘”。

  “别人委托我的事儿,我都会尽量办到。一直以来,总有人托我帮忙介绍对象。由于手头资源有限,我只好通过群发短信,挨个去询问是否有合适的相亲人选。有时介绍一对男女相亲,需要辗转八个介绍人,双方信息经一传再传就变了样,来回传话也耽误不少时间。这一点让我非常头疼,而且老麻烦他人也不是办法。”作为“资深红娘”,尹玫暗暗犯愁,不知如何为单身男女搭建“快捷通道”。

  微信的普及让尹玫找准了方向,她成立了一个为单身男女解决终身大事的公益群,给群成员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交友平台,让他们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为了把好“入群关”,她认真核实每一位成员的单身身份以及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并将这些资料详细记录在一个个笔记本上,同时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如今,她已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凡是她群里的成员,只要提到名字,她就能准确报出对方的相应信息。

  尹玫的公益群不设年龄槛,其中有憧憬幸福的90后、急待婚嫁的剩男剩女,还有渴望“第二春”的中年离异人士。她考虑到现在的单身人士多半有些“宅”,便寻找机会举办了多场相亲会,让他们从线上走到线下,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和进一步沟通的机会。在她的努力下,临汾鹊桥爱心公益群”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公益红娘”的队伍也不断壮大,许多有情人因此喜结良缘。

  “尹老师,我要结婚了,对象就是咱们群里的。”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尹玫都会开心好几天,同时由衷地为对方送上祝福。为了感谢这位可爱可亲的红娘,单身青年们专门为她创作了一首藏头诗——尹人吾师益众人,玫香潜入醉缘恩,鹊悦欢呼群芳艳,桥联意暖展雄昂。

  为众人传递温暖的“爱心使者”

  “阿姨,我们想你了!”在采访中,一通特殊的来电让尹玫喜笑颜开。她忙不迭地回答:“阿姨忙完这两天,就去看望你们。”

  电话那端是临汾市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们,那是尹玫放不下的牵挂。近年来,她多次带领演员去该校慰问演出,给孩子们送上温暖和快乐。每逢重大节日,她会亲手准备一些小礼物。为此,她白天为了公益演出而忙碌,晚上回到家还得加班加点包饺子或是包粽子,攒到一定数量再给孩子们送去。她的真诚付出,使自己成为孩子们信赖和喜爱的好阿姨。

  “她坚持做公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除了经常探望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们以外,她还带领我们合唱团给灾区孩子织毛衣,多次下基层慰问演出,还顶着烈日给鼓楼南北街第一线的工人送绿豆汤。她做了太多太多的好事,多到她自己都数不清。”尹玫的一位团友说,“听尹玫老师唱歌是一种享受,跟她在一起做公益更能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尹玫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最令大家感动的一件事就是她无私帮助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姐。当时,那位大姐孤苦伶仃,家事官司重重,生活无以为继。她不顾身体有恙,第一时间向大姐伸出援助之手,并根据大姐的情况向律师求助。在她的四处奔走下,大姐的官司终于有了眉目。看到大姐的脸上绽放笑容,她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对尹玫而言,助人为乐是一种本能。“我母亲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她特别喜欢帮助人,经常会把流落在街头的老人、乞丐带回家管吃管住,把他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在我不懂事时,还曾误解母亲,认为她爱别人多过子女。”她感慨道,“母亲这种博爱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促使我把公益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

  为生命无所畏惧的“全能女神”

  尹玫是热衷公益的“大忙人”,也是从不喊累的“钢铁侠”。观众们常常看到她穿着华服在舞台上放歌,却不知她的身体早已发出了危险信号。事实上,长期的演出生活使得本就体弱多病的她抵抗力减弱,时不时就感冒发烧,肩、背部更是长年疼痛难忍。为了继续奉献精彩的节目,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痛苦,曾在后背和腿关节打了一百多针封闭。于是,第一天演出,第二天就诊成了她的常态生活。

  2013年6月,尹玫被医院查出良性甲状腺囊肿,她为动不动手术而犹豫不决。“不手术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脖子处的囊肿会影响发声,而且囊肿压迫神经让腿脚不灵活,还会波及心脏和手臂;做手术的结果则是,自此告别好声音或是声带不能发声。”她没有被恐惧击败,反而忍着病痛去参加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栏目。她拼尽全力唱出一曲《芦花》,台下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嘉宾们纷纷称赞她的声音。这加重了音乐在她心中的地位,她也舍不得失去自己的好嗓子。

  在摇摆不定之际,她的身体再度出现危机。两次突发心脏病,使她顾不得囊肿手术的事儿。2013年10月15日,她在北京接受了心脏手术。术后12个小时,她拖着打绑带的腿辗转于各个病房“现身说法”,为其他病友“打气”,助他们消除顾虑。医生和病人家属送上感谢,她微笑着回应:不论做什么事情,心态最重要。我想把我这份好心情传递给他们。”

  有人说,生即一瞬,死则永恒。那么,如何才能在这生死之间的过程中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

  生病至今,尹玫从未停下脚步。在我市各个公益演出现场,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像打不倒的“铁人”。“人生就像一部电视连续剧,可长可短,但每一集都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她感慨道,“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了自己。有时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就可以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同时也美丽了自己的人生。”

  记者 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