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耿兰生:甘当人民“老黄牛”

2016-08-04 10:25: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甘当人民“老黄牛”

——记隰县龙泉镇城关村党支部书记耿兰生

  临汾新闻网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老黄牛”是隰县龙泉镇城关村党支部书记耿兰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信念和追求。翻开耿兰生的履历表,多年村“两委”任职,党性锻炼,多少风霜雨雪、拼搏奋斗,不仅包含着工作的艰辛,还包含着成功的喜悦。多年努力使他个人和集体荣誉接踵而来,城关村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

  地处隰县县城腹地的城关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以耿兰生为首的城关村党支部,将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一个党组织,而党组织的作用来源于一个好支书。耿兰生时常对班子成员说:“当好一名村干部,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恪尽职守,提升“堡垒”战斗力

  任职20多年来,耿兰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为突出党支部的工作成效,耿兰生重视、熟悉党支部工作,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服务群众、建设队伍贯穿于支部各项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发挥民主集中制,依法依纪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为此,他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城关村共有52名党员,为了更好地搞好村级党务工作和提高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耿兰生的推动下,该党支部形成一个严肃处理党员的决议,凡是不按时交纳党费,不按时参加会议,不请假,在一年内未参加一次会议的党员,村党支部将按照党章章程规定作自动脱离党组织处理。该党支部依托远程教育,对村内党员进行轮训,武装党员头脑,坚持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使“三会一课”在村内得到全面落实。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活动中,通过征求意见、党员推荐、组织考察、群众评议、大会通过等环节,让全体党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优化机制,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随着“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加快,耿兰生以谋划长远发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目标,实行“四化”党建工作机制,有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党建常规工作项目化。城关村党支部采取“五定”措施(定人员、定事项、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党建项目落实。比如,发展党员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变等上门为领进门、变传统培养为立体培养、变少数票决为多数票决);定查评工作目标任务按照“依规定、按时查、严格评”顺利完成;党员承诺办实事29件,受到群众好评。

  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化。围绕“菜地变市场、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村“两委”坚持民主议事、民主决策,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先后召开会议72次,党员群众参与647人次;严格“三务”公开,而且在内容、形式、时间上做到“三个延伸”,使村干部的管理行为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党员组织活动经常化。深入开展“党员承诺评议”、“建设美丽家园我在行”、“创三业”、“党员联帮带”等活动,引导党员在率先达小康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为民服务办事常态化。为切实解决村组干部作风不实、信访渠道不畅通、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村“两委”推行干部日轮值、月轮访、旬联席“两轮一联”工作制度,助推农村社会管理,有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截至日前,全村有效调解矛盾纠纷15起,调解率达98%;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西坡底垣面田间道路硬化4.8公里,怡泽小区二期工程完成500套,西门队门面房分配260间,无一上访。

  俯身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

  面对精准扶贫这个大政策,耿兰生数次召开动员会,让村民代表投票,确保贫困户精准定位,真正贫困的群众享受国家政策。耿兰生俯身为民,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他的足迹,每一户贫困户的信息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是孤寡、谁家孩子上学难、谁家老人有病花光积蓄……真正贴近群众,贴近村民,切实地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

  耿兰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丰富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实了广大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是村“两委”建设好新农村的重要标准。他积极向镇文化站申请建设了农家书屋,建起了村委会群众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文化活动场所,配齐健身器材。

  立足生计,推进美丽宜居工程

  城关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县镇两级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城关村的城中村改造是从怡泽小区工程展开的。作为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耿兰生立足解决农民就业生计,改善人居环境,壮大集体经济,精品规划、精品建设,结合村情民意,规划一次到位,逐年实施,全力打造隰县城中村改造样板工程。

  围绕“菜地变市场、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耿兰生精心组织,成立了建设工作组,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阳光运行,先后召开53次会议,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科学制订分房方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合理分配260套门面房,500套村民安置房,全村无一例上访告状现象发生。

  本着依法建设,惠民优先原则,耿兰生积极争取村民最广泛的支持。村集体建成一栋9层村民活动中心,用于群众文娱活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建成步行一条街,集餐饮、住宿、商贸一体,积极带动村民致富,实现转型发展;成立小区物管会,建立卫生清洁、安全保卫等队伍,安置老弱残村民50余人就业;在小区南规划建设一座农贸市场,解决失地农贸200余人就业。怡泽小区建设,有效实现了县城整洁美丽、村民门口就业、集体经济壮大等多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在耿兰生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正是他这种情系百姓,甘当卒士,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取得了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记者 董枭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