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株傲雪的红梅
——记临汾市尧都区法院审判员齐红艳
临汾新闻网讯 很多人只知道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女法官,但并不知道,11年来,她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她一边忍着病痛,一边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扎实严谨的作风,认真审结每一起案件,还多次获得办案能手的荣誉。她的故事,感动着,也感染着许许多多的身边人。
她的名字叫齐红艳,是尧都区法院的审判员。
8月26日上午,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翟瑞卿,在尧都区法院院长闫晓敏的陪同下,赶赴医院看望病床上的齐红艳,鼓励她再次鼓足勇气战胜病魔,同时也对她的可贵精神予以表扬。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躺在病床上饱受病痛折磨的女法官,始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让人联想到那一株株顶风屹立、不惧严寒的傲雪红梅。
秉持军人作风,办案讲求精益求精
1990年春天,年仅20岁的齐红艳从某军通信团通信连复员进入尧都区法院,1995年任法院助理审判员,2005年任该院刑二庭审判员。作为一名刑事法官,齐红艳始终将依法严厉打击犯罪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她以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扎实过硬的品行,审结刑事案件近2000件,年审结率均为100%。出色的工作业绩,使她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党员。
11年前,无情的病魔降临在这个乐观开朗的女法官身上。人们在为她惋惜时却发现,刚刚经历手术化疗后不久,她又重返工作岗位。
采访中,该院刑二庭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每年的复查,她很少请假,工作从来没有耽误,还干得好,办案数量数一数二,结案率也高。”她告诉记者,2015年刑二庭410多起案子,齐红艳一人审结案件就达135件。
27岁的宋斌彬,一直担任着齐红艳的书记员,多年来,齐红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他,“在审理每一起案件的过程中,她都坚持做到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力求定性准确、量刑适当。”他谈起6月28日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开庭时,一名证人的证言与办案机关提供的证言稍有不符,齐红艳立即建议办案机关重新补充侦查,对这名证人进行重新询问,办案机关在重新询问后,将证人证言及时提交过来,保障了案件证据的完整准确。
办案中,齐红艳对社会危害大、主观恶性深的犯罪分子,坚决做到依法严惩、绝不手软,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于社会危害不大,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以及共同犯罪中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及作用较轻,能积极赔偿损失的犯罪分子,她依法适当从宽,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一心司法为民,情法并重依法判案
熟悉齐红艳的人都知道,多年来,她办案有“三提醒”的习惯。在每个案件审理过程中,尤其是矛盾深、纠纷多的案件,她总是坚持做到对当事人三提醒:提醒开庭时间,提醒要准备的证据,提醒当事人在庭下避免发生新的纠纷。她经手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为了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总是倾尽全力进行调解,只要案件还有调解可能,从不轻言放弃。
今年4月中旬,一起故意伤害案到了齐红艳手里。尧都区乔里镇相邻的两户村民因为物品堆放引起纠纷,继而发生打斗,双方的男主人都造成了轻伤害,矛盾激化,民事部分非常难以调解。案件受理后,齐红艳在庭前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运用双方“面对面”“背靠背”各种调解方式,先缓解了双方强烈的对立情绪,庭审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一句大道理,站在双方的角度实实在在地对赔偿要求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终于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当事人张某某愧疚地说:“法官真是站在咱们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你放心,你怎么调解,我都认!”
多年来,她经手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和自诉案件,调解率都达到了近100%,无一错案,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敢于直面病痛,乐观谱写奉献之歌
曾经的军旅生涯,铸就了齐红艳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成就了她自信乐观、善良热心的品格,她成了尧都区法院公认的“辣妹子”,敢于碰硬、勇于担当。
2005年3月,齐红艳被诊断出宫颈癌,漫长的诊疗过程,痛苦的放化疗手术,对她的身体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但是,术后的她,很快又重返工作岗位。她每天都带着乐观的笑脸,“没心没肺”地和大家一起在刑事审判的岗位上奔忙。直到2011年因输尿管狭窄,她又进行了一次大型手术,这才不得不短暂地离开岗位,卧床休息。
2012年,院里刑庭案件激增,办案人手严重短缺,此时大家惊讶地发现,齐红艳又一次战胜了病魔,以生龙活虎的姿态,再次活跃在刑庭的审判台上、调解室中以及接待当事人的现场……她依然全身心投入审判工作,年年结案名列前茅。如果不是每年需要请一周假去北京复查,同事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她是一个始终插着输尿导管,并发肾积水、肾结石的癌症病人……
今年6月1日,准备开庭的齐红艳突然身感不适,爱人得知消息后,劝她尽快去医院输液。同事们看到此情此景,也劝她去看病。此时,嫌疑人已被法警从看守所押解出来,赶往法院。担任审判长的齐红艳强忍不适,坚定地告诉同事:“原计划不变,马上开庭”,一上午连续开了3次庭,直到中午将近一点钟。开完庭后,等候在外边的爱人才接上她赶往医院。然而,身体稍有好转,她便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经历了种种伤痛,齐红艳更加心怀感恩,更加体会到奉献对于人生的意义。
工作中,她身先士卒,从不落后;生活中,对身边有困难的同事,她总是热忱慷慨,倾力相助。在各种献爱心捐助活动中,她更是义不容辞。2008年汶川地震后,单位开展捐款活动,已经请假准备复查的齐红艳得知后,专门赶到募捐现场,将7000多元现金放下就走。有人问她:“你自己都是个需要帮助的病患者,为啥要捐这么多,图个啥?”她说:“不为啥,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我的福气。”当年,她也因此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发扬红梅品格,绽放动人魅力风采
齐红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勇战病魔的乐观精神,赢得了全院上下的尊敬和赞叹。副院长狄沛公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年轻女性,能够勇敢地一次次战胜病痛,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已属不易。更为可贵的是,齐红艳常年带病坚持工作,用忘我拼搏的精神,公正审理每一起案件,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她的感人事迹,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
今年7月28日,在一上午的开庭后,齐红艳发现自己身体极其疲惫,出现尿血的症状。复查中,病情出现恶化。尽管如此,她还是惦记着工作,惦记着手里没办完的案子。临就医时,她特意嘱咐书记员带着需要签字的案卷到医院,吃力地逐卷签字。在北京,病情确诊醒来后的她,看到身边探望的家人和同事,说的第一句话是,“快给庭里打个电话,把我没处理的案子分下去,别耽误了审限……”一句话,让大家心疼地红了眼眶。那一刻,齐红艳依然努力地笑着,总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醒来后的齐红艳,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留言是:“女娃从来不相信眼泪,也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只相信人与人相处的真诚,我的战友、我的同学、我的姐妹、我的家人,近一个多月对我不离不弃的陪伴照顾,让我觉得自己有必要重生、站起来。”
从1990年到2016年,从书记员到审判长,从普通群众到优秀党员,随着生命年轮不断丰富,齐红艳始终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虽然生命里出现了癌症这个令无数人胆战的“病魔”,但这个坚强乐观的女法官,绽放出了动人的魅力与风采,傲雪的红梅更美丽。(毛文军 刘雅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