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葛培忠:收藏 是我生活快乐的一部分

2016-11-11 11:13: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葛培忠是一名退休干部,今年76岁,家住市区平阳南街某小区。他热爱传统文化,购买了许多文物书籍,多次与好友考察临汾瓷窑,了解临汾瓷历史。从20年前帮别人捡瓷片,到现在已经收藏各类瓷片近8000片。从不善于写作到通过学习研究,至今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收藏及文化考证类文章10余篇。他对老年人搞收藏的体会是:宜把收藏当娱乐,莫把收藏当投资。

  “60岁以后,我身边的老年人大致分为四类,一是退休以后无所事事,有的感到非常渺茫,也不愿与人多交流,比较孤独;二是离开单位后,生活清闲了,有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时间,有的加入到跳舞、下棋等行列,生活比较丰富;三是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发挥余热,学习书法、绘画,经常参加交流活动,生活比较充实;四是我们这样搞收藏的人。”葛培忠说,老年人搞收藏的人比较少,这些人当中也有多种类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

  葛培忠介绍,搞收藏的老年人当中,大致又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和经历,而且经济上也非常宽裕,进入古玩市场,看到有好东西,非常惊奇,经过简单的学习和交流,按图索骥,购买了不少古玩,意图从中捡漏,结果花费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结果经专家鉴定全是赝品,但是对古玩依然乐此不疲;一部分买东西栽了大跟头,从中接受教训,从此不再染指古玩。另一部分人则比较谨慎,先买自己喜欢的专业收藏类书籍,了解古玩类型、特点,也了解赝品类特点,同时多向懂行的人学习、请教,从普通和一般类古玩开始,慢慢积累经验,把收藏当做学习历史和娱乐的方式,这样往往会有很大的收获。

  对于想要涉足古玩行的老年人,葛培忠给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拜师、学习,通过书本和别人传授的经验,掌握分辨真假的能力。同时,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去博物馆和专业收藏机构参观,看看馆藏文物,并且仔细观察,细心研究,增强识别真品与赝品的能力;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购买古玩要做到量力而行,不要以赌博的心态参与到古玩行列,一旦购买到赝品,且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很大打击。

  也有的人以为,古玩行业“水”很深,容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老年人不宜涉足。对于这样的观点,葛培忠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介绍,经济能力有限,想收藏古玩也是可以的,例如喜欢瓷器,可以去工地捡瓷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瓷片进行学习研究,慢慢熟知瓷器知识;喜欢集邮的,可以找便宜而且自己喜欢的类型进行收集;喜欢民俗资料的,可以从古玩市场转悠中,捡便宜的进行收集。

  “古玩市场中的每一样东西背后都有很深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及时代特色,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思维,而且能从收藏中享受到很大的愉悦。”葛培忠介绍,我自己的观点是,老年人宜把收藏当做爱好和娱乐,不宜把收藏当做商品和投资,如果盲目下手,可能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此影响自己的心态、心情和身体健康。”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