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田慧琴:只要是田院长接生,就像吃了颗定心丸

2016-11-16 10:51: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知道是田院长给我接生,就像吃了颗定心丸,在未知生产过程中会遇到什么状况,我都不害怕。”蒲县人荀莉说。提起田慧琴,蒲县的成年女同志都略知一二,用医术高明、爱岗敬业、亲切和善来描述她一点不为过。近年来,她更是凭借关爱之心和精湛的技术先后被评为“三八红旗手”、优秀科技人才及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1月6日,记者来到蒲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见到了这位蒲县妇产科的“定海神针”。

  潜心学习 从小事做起

  1989年,田慧琴自长治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蒲县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从一名普通的医师、副主任医师,逐渐成长为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学科带头人。记得刚穿上白大褂时,田慧琴激动不已,立志努力工作,不能愧对“白衣天使”这一称号。不曾想当她坐在门诊诊室时,病人推门一看,撂下一句“哟!没人!”便走了,一天时间过去了,前来看病的人仿佛将她自动屏蔽似的。

  “尽管很多人都认识我,但并没有把我和‘大夫’这一称号匹配起来,我很气馁,但激情仍在。”经过仔细观察,田慧琴开始试着主动与病人沟通,遇到病人前来看病,就主动迎上前去,用所学知识为其讲解相关问题。渐渐地,医院妇产科多了个小大夫,懂得可多呢。”成了患者对田慧琴最大的肯定。

  在田慧琴看来,病人无助的眼神和痛苦不堪的愁容,就 是她不断学习的动力。自从医以来,每一台手术的前一天,她都要对着《手术学》结合病人的病情把相关章节仔细阅读一遍,晚上躺在床上,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细节都要在脑海中预演一次。“我脑子想着,手里比划着,刚开始姑娘看到这一幕还问我在干嘛,后来习惯了便脱口而出‘妈妈真是个工作狂’。”

  认真细致 为患者负责

  “产妇到了产房,几个小时后就可以抱着新生儿返回病房,这看似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但产房内的情况瞬息万变。老人说‘生孩子就像从鬼门关里走一遭’这句话一点不假。在生产前,产妇心中有恐惧,便会千叮咛万嘱咐,把两条生命交付在我手上,每一台接生手术都容不得丝毫马虎。”田慧琴说,妇产科大夫这一特殊职业,要求她不但要有娴熟的技术、敏锐的判断力、快速的反应能力,更需要有一种慈母情怀。

  在与田慧琴交谈的过程中,她平静和缓的语气和温柔淡定的言语总能让人放松下来。她身边的同事都说,田慧琴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管产妇怎样暴躁、痛苦,只要她走过去,拉着手说上几句话,产妇就会平静下来。

  从医二十余年,田慧琴记不清多少个寂静的夜晚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唤醒,也数不清多少个除夕之夜未能和家人团聚,医院就是她的家,工作就是她的第一使命。有时为了抢救窒息的新生儿,条件有限,她便不顾被感染传染病的危险,马上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面对羊水、血水包围的新生儿更是不怕脏、不怕累,时刻冲在第一 线。

  面临转型 毅然挑起重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田慧琴的努力得到了患者的信任,赢得了组织的认可。2013年12月,她被任命为蒲县妇幼保健院院长,这不仅是岗位的变动,同时也是职责职能的重大改变。由以前单纯的治病到防病、治病,还要为全县的妇女儿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她毅然接受。

  2014年初,要对全县3至6周岁的儿童及托幼机构的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在筹办前期,有人问田慧琴仅有三四名幼儿的偏远学校,去不去。她毫不犹豫地说:去,一定要去,越是这些地方越需要我们。”就这样,蒲县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走遍全县的村村镇镇,为全县3794名在园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到百分之百,在对体检报告进行分析后,对儿童常见病轻度贫血、龋齿、咽炎、扁桃体炎、心脏病进行干预。秋季体检时,这几种常见的幼儿疾病的比例都有明显下降。

  经过田慧琴的不断努力,蒲县妇幼保健院购进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开展了住院分娩、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等临床业务,增加了孕妇学校、儿童早教、新生儿沐浴等特色项目,同时变坐等患者上门求诊为主动走出去服务。2014年,蒲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了二级乙等妇幼院;2015年创建了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2015年底更名为蒲县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在为患者服务的道路上,田慧琴义无反顾。

  记者 弓佩玉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