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的科技能人——浮山王忠和

2016-11-16 11:15: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浮山县城北,有一个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说起这个企业,大多数浮山人都知道,那里有一个与化工材料打了25年交道的“科技能人”王忠和,他靠着自己的爱好和天赋,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专门给打印机定影用的特殊材料——定影膜,并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人。

  2006年,浮山国营化工厂破产倒闭,工作了15年的王忠和下岗了,迫于生计,他外出到北京投奔弟弟寻找出路。

  当时,作为打印机里的核心零部件,打印机定影膜技术和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并且严格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打印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定影膜损坏,必须使用原厂配件,而巨大的维修换装费用给企业和个人增加了很大负担。当时王忠和的弟弟正在北京做打印机定影膜的研发和销售,同样学化学专业的王忠和决定和弟弟一道打破定影膜技术壁垒,研发出自己的定影膜。

  在攻克技术难题中,王忠和找过大学教授,进过研究室,翻阅过各种相关书籍,最后决定自己在家创办研究室进行试验研究。在起步阶段他屡试屡败,眼看着浪费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没有效果,王忠和甚至有了放弃的想法。为了寻找突破口,他开始四处奔走,并向机械行业的老技工们请教经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验,技术难关有了巨大突破,金属基定影膜试验成功。

  王忠和研制出的基于金属基的定影膜生产工艺,在当时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掌握核心技术的王忠和,也开始筹备创业。2009年,王忠和同北京两个合伙人合作,发起成立了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并坚定地把这个高科技企业建在了家乡浮山。

  返乡创业初期,王忠和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当时国外定影膜生产技术对国内严格保密,国内更没有成熟设备和工艺可循,王忠和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他细心研究、精益求精、不断完善,面对原料配制、设备改进、工艺设计、标准制定等一个个拦路虎,王忠和逐一进行了攻克,他的定影膜制造顺利驶入了快车道。王忠和靠着执著和敬业,他的广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从2009年起步建厂到2015年二期扩建完成,目前王忠和的公司已投资2000余万元,年产值达到了500万元,他的定影膜产品远销国内各大耗材市场,甚至得到了三星、惠普等国际公司的订单。

  企业一步步在做大,王忠和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和发展的艰难之后,王忠和带领着企业逐步走向了成熟,现如今王忠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员工的身上,他想让和他一起打拼的同事们都过上好日子,更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多谋福利。他科学安排员工工作时间,让每名工人每周都有一天休息时间;他建立职工食堂,改善伙食标准,不断提高职工待遇。王忠和还根据每个员工的工种和家庭情况,给大家制定了差异化的工作时间,让职工成为公司的主人。现在王忠和企业中60余名员工中有58人就是浮山人。

  “王总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较关心,比如工厂设有公共食堂,节假日给我们公休,公休时组织我们出去旅游。谁家有困难,都会及时给予帮助,我们工资也会按时发放,反正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很幸福。”陕兴玲是厂里的测试员,谈起王忠和,她和广大职工们感激的心情溢于言表。 (刘小东 卫琦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