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居住在市区临运小区的王引记老人今年虽然已是75岁高龄,但在社区里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个“响当当”不是因为她曾经干过多少大事儿,而是在退休的20多年里一直热心社区文化和公益事业,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在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王引记住在临运公司家属院,小区共有15栋楼535户居民,是建设社区最大的居民小区。该小区公共设施齐全,退休人员较多。为了能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繁荣社区文化事业,王引记自费买了录音机供大家使用。她不怕麻烦,挨家挨户到老年人家中宣传强身保健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参加公共活动。
很快,腰鼓队成立了。每天下午四点,优美的音乐声准时响起,大爷大妈们聚集起来开心地舞蹈。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吸引到队伍中,王引记又带头成立了秧歌队,使得小区天天有活动,四季有歌声。为了增加大家的兴致,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艺,王引记还带着这两支队伍四处参加公益活动。
“周边的社区我们都跑遍了,现在队员们不但身体更健康了,心态也变得年轻了,大家每天在一起很开心。”王引记高兴地说。
王引记虽然热心公益事业,但她并不会跳舞。凭借着自己的一片热忱,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她每天拿着录音机为大家服务。一边带领着腰鼓队、秧歌队四处表演、训练,一边还要照顾家里瘫痪了十几年的老伴儿。
热心公益事业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方面,临运小区有很多大龄的剩男剩女,有些人的父母就在王引记的面前发牢骚,而她却将这些人的信息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小区里有一名28岁的小伙子,师范大学毕业,当过老师、做过生意,年轻有为。小伙子的择偶标准是:高学历、知书达理、知识分子家庭背景……王引记就按照小伙子的要求开始张罗,但是两年过去了,数次相亲都以失败告终。小伙子的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呢?王引记就找到与小伙子相过亲的几位姑娘聊天,一聊才发现,原来是小伙子缺乏自信,没能给姑娘们留下好印象。王引记就对症下药,三番五次与小伙子沟通,最终小伙子在王引记的撮合下经历了40余次的相亲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作为居民组长的王引记每天在居民和社区之间穿梭,为居民传达社情民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社区干部和居民无不佩服,大家都称赞她是社区的好帮手、居民的贴心人。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