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郭红军:“我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负责任的”

2017-03-10 09:10: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负责任的”

——记市行政审批大厅环保局窗口星级服务标兵郭红军

  临汾新闻网讯 自2011年到市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以来,他踏踏实实地学习业务,点点滴滴地积累经验,兢兢业业地办好业务,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形象,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保审批环境。他就是市环保局审批科科长——郭红军。

  2013年,即将建设的临汾市某医院项目属于市重点工程项目,办理业务可以直接进入绿色通道。于是,办事人员在市重点办开了一张单子,便来环保局窗口办理手续。郭红军一看,没有科研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所在环保部门的意见,根本不具备审批条件。“按《环境保护法》规定,新建、改扩建项目都要经过环保部门批复,要批复必须先经科研单位编制环评报告书或报告表,你们的单子可能开错了。”对方疑惑地说:“项目已经进入绿色通道了,怎么还要这些东西?”郭红军说:“医院有多少床位、多大规模,地理位置在哪里等等,这些内容必须得经有资质的科研单位进行评价。不是不批,是你们不了解情况,我们说的每句话都是有依据的,都是负责任的。”尽管解释了,但对方眼神中依然充满疑惑,话语中夹杂着不满。或许感觉程序上出了问题,郭红军赶紧与市重点办进行对接,经过细致地沟通,大家才搞清楚程序如何走。这件 事对郭红军触动比较大,他认为不能只低头干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也十分重要。尽管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解释,但仍有许多误会。郭红军决定从自身找原因,“还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对路。”于是,他下大力气,带领同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郭红军和同事们把环保审批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认真梳理、提炼,最终,一份份便民手册“出炉”了。他笑言:“这些便民手册已经成了我们手中的‘宝典’。有了这个,办事群众一看就懂,我们一说就清楚,大家都省心了,和兄弟单位协调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这对一线人员是个极大的考验。多年来,当遇到办事群众的埋怨、牢骚时,郭红军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热心、耐心、细心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2014年,尧都区某洗煤厂试生产期间领取了临时排污许可证,3个月后,没有经环保部门竣工验收,该厂一位办事人员来申请正式排污许可证。郭红军一看就知道问题的症结,手续不全,便说不能办。岂料此人直接打电话给老板汇报:“人家不给办!”这话让郭红军哭笑不得,但他忍住不快,抽出一份便民手册,依然和颜悦色地为其解释着,并用笔标注出需要准备的资料。对方态度终于缓和了。多年来,无论面对的是误解、责难,还是感谢、赞扬,他总是笑着说:“只要能把事情解决好,让群众满意而归,个人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采访中,他也很感慨,“一说到按程序办事,有些人就以为在刁难他们。其实不是的,大家一定要多理解我们。”

  6年来,郭红军一直以踏实的做人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工作中,他积极主动,注重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前来办理事项的单位或个人,做到件件认真登记、事事圆满办结,始终模范遵守审批大厅的工作纪律,与市直各窗口单位互相取长补短、关系融洽。突出的业绩、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厅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在郭红军的带领下,2011年至2016年市环保局窗口年年被大厅评为“星级”服务窗口;郭红军也年年被评为“星级服务标兵”。

  记者 陈华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