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一抹夕阳红
——记市级道德楷模助人为乐模范获得者郭艳香
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她的家中,客厅里的一张照片尤为醒目:市第四届“十大道德楷模”的颁奖典礼上,市委书记岳普煜正在为她颁奖,双手接过荣誉证书和鲜花的她显得十分激动。
“这份荣誉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有他们,才有我!”……她叫郭艳香,今年68岁。郭艳香口中的“团队”早在2008年就已经组队了,那一年,由她和近百位对唱歌有兴趣的伙伴儿们一起组织起了“平阳歌友团”。
2012年,这支队伍人数增加到了1273人,队伍也分成了18支小分队,更名为“平阳花艺术团”;2014年9月,这支队伍再次更名为“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2016年底,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已有成员31080人、356支小分队……
是什么能让郭艳香的团队在短短几年中发展如此迅速?
又是什么能让郭艳香在花甲之年还有如此大的干劲儿?
一份感动,激起了心中的火花
2012年12月23日晚7时,市区临钢俱乐部内,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落下了帷幕,郭艳香激动地与伙伴儿们在台上合影留念……
那一年,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郭艳香带领着平阳花艺术团的队员们早在2012年11月就开始为这场演出编排节目,18支队伍,每个队伍都选出最佳的节目原定于2012年12月23日在市区平阳广场进行演出。出人意料的是,距离演出还有两天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第二天,郭艳香跟队员们来到了平阳广场,地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这让大家瞬间没了主意,这场演出还能继续吗?
辗转反侧地思考过后,郭艳香决定,演!换地方演!“当时是平阳花艺术团成立后的第一次集体演出,大家辛辛苦苦准备了一个多月,不能因为场地让大家灰心了。”还剩一天的时间,郭艳香在得知了临钢俱乐部有场地后,经多方协调,终于让演出得以顺利进行。
2012年12月23日下午3时至7时,整个演出场内座无虚席,还有很多人是站着把演出看完的。台下观众的掌声就是对每个演员最大的鼓励,“没想到当时会有那么多人赶来看我们的表演,更没想到的是我们的队员们从挂条幅、调音响到表演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最远的队伍是郭家庄社区的,他们都顶着风雪赶来演出。”正是这4个小时的演出,让郭艳香感受到了18支队伍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让她看到了这群人老心不老的伙伴们身上释放出的“夕阳红”。
二次就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14年4月,郭艳香担任了尧都区老年体育协会主席一职,在她看来,这就是她的第二次就业。
原先在市皮革厂担任厂长的郭艳香,练就了一身管理才能,在面试尧都区老年体育协会主席一职时,她用自己的踏实、勤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征服了上一任主席,在答应担任此职位时,她只提了一个要求,“我要把我的‘家人’都带过来。”
郭艳香所说的家人就是平阳花艺术团的队员们。“在这边儿当了主席,能把我的团队带过来,心里可高兴了,我们终于有了个‘家’了。”2014年9月,她的团队更名为“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各类敬老助老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6年底,这支队伍已有356支小分队,31080位队员了。
郭艳香随身带的包里装着一本厚厚的花名册,这个册子里记录着356支小分队的名称、负责人信息、活动地点、活动时间,方便自己跟大家联系。“我们就是给老年人们提供了一个舞台,把节目给大家送进社区,让楼上的人能走下来加入我们,把健康、快乐带给自己,把欢乐和关怀带给大家。”
三头六臂,尽到了家庭的责任
“在外,郭艳香是‘主席’‘会长’,在家她是一位好妻子。”郭艳香的丈夫祁善记直言道,“我是最了解她的人,一件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结婚48年来,一直这样。我做饭不好吃,就帮着买点菜,洗好、切好,她中午回来做饭也快。”作为郭艳香的“后勤保障”,祁善记像一棵大树一样保护着她们的“小家”,让郭艳香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外为“大家”服务。
祁善记边说边拿出了几个纸张泛黄的日记本,“她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起来收拾好家就出门,中午回来做饭,下午接着忙,有时候晚上我都睡了一觉醒来了,她还不睡,见她在本子上写来写去。”翻开这些日记,满满都是郭艳香对现在工作的记录与感受。2015年5月8日的日记中,郭艳香写道,“今天下着大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为惠民社会敬老院的老人服务的劲头,今天恰好是母亲节,结束时我们为老人们带去了深情的歌曲《母亲》,许多人当场流下了泪水……”
如今,在郭艳香的带领下,活跃在临汾城乡的3万余名老龄志愿者的身影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们感染,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2017年,郭艳香的愿望很简单,“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夕阳’更红、更美!”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