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燃气公司张伟:惟其笃行 成己为业

2017-04-23 21:53: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可以为了企业前行付出全部心血,也可以为了企业发展节衣缩食——这种爱企业如同爱自己家庭的国企工人特质,在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所长张伟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走近张伟,不论是工作的作风与成效,抑或是工作点滴与细节,都生动描绘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形象。从1992年成为炼焦车间的一名推焦车司机伊始,到后来的车队司机,再到2000年进入管线所当抽水工、班长、副所长,一直到2015年走上所长岗位,在任何岗位上,张伟都干得有声有色、好评如潮。

    熟悉张伟的人对他的评价高度一致:这是一个极其认真、特别敬业的人。

    铁面无私促安全

    98%以上——这是临汾燃气公司的漏气隐患自报率,放眼全国的燃气输配行业,这也是一个骄人的成绩。成绩的取得,与张伟密不可分。

    曾几何时,临汾城区的燃气管网哪里漏气、哪有隐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社会群众的举报,为此,抢修员们疲于奔命,安全形势异常严峻。这样的局面让当时刚刚就任分管巡检副所长的张伟忧心忡忡。

    他很快找到症结之所在:有些巡检人员对安全和职责的重视程度不够,巡检责任的划分不清晰。他决定摆    出一副严面孔,迎着骂声去提高工作,同时推行了严格的管理办法。

    他将700余公里管线划分为30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明确了负责人,明晰了每个巡检员的责任边界,同时推行“计划性巡检”,让每个巡检员提前一天上报工作计划,要求内容详细到哪个时间段去巡检那一段管线。

    随后,他拿着一摞巡检计划单去查岗。采取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连续一个月夜以继日,蹲守街头,查到许多问题,也揪住一些工作不力的现象。他强迫自己摆出一副铁石心肠的样子,只要查出问题,不论是谁、按章办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这也是切切实实为了大家好。我们的管线超期服役、老化严重、隐患频发,一旦出了问题,上上下下都有责任,巡检员更是第一责任人。”张伟说:“我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从形同虚设到成绩斐然,在张伟用严格的管理让巡检班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成为一支作风过硬、工作扎实的团队,荣获了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称号。2016年,全所发现管道漏气隐患488处,调压设备失稳征兆33起,隐患自报率达到98%,管线安全达到了可防可控。

    施行良策提效率

    管线所的工作有其特殊性:生产任务多、时效要求高、危险性较大。

    对此,张伟创造性的提出了计划、执行、检查、纠偏、考核、总结的“六步工作法”。他把所有任务编制成年、月、周三级计划,做到人力物力均衡投入;根据计划提前准备、按时开工,控制了质量、进度、成本;经常性地进行总结回顾,提炼经验进行推广,实现整体工作螺旋式上升。其中,他力主推行的量化考核成为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

    张伟就任管线所所长后,深思熟虑提出量化考核制度,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达到奖勤罚懒的效果,他大刀阔斧的推行了量化考核。他说:“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必须用合理的制度激发大家的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抢修员们每一项工作都能换算成相应的分值,换阀门、切改线、焊管道……干多少活得多少分,相应的工资待遇也有不同。放眼管线所,怨声载道的少了,积极工作的多了;人浮于事的少了,兢兢业业的多了。

    2016年,管线所进行新用户送气140处,管道切改线187处,调压检修347台,阀门保养1298座(次),顺利完成了各项生产作业任务。

    主动作为降成本

    管理上去了、安全提高了、效率增长了,张伟又把目光投向了技术攻坚、降低成本方面。

    众所周知,在抢修工作中,成本最大的不是设备、不是备件、也不是人力,而是路面开挖之后的恢复费用。

    “如果定位更准、开挖面积更少,那就为公司省了大钱。”怀揣这一想法,张伟和几名熟知巡检工作的老职工们不断研究、交流探讨、多次试验,成功总结出一套“平行定位法”。

    这个方法在找漏点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定位准确率从原先的75%大幅提升至96%以上。

    管线所的库房内有几个回收废弃的大阀门,由于年代久远、杂质较多,已经不能正常闭合,失去了阀门的基本功能。它们是DN300、DN400管线上的阀门,每更换一个需要两三万元的费用。

    为了修旧利废、降低成本,张伟利用夜班值守和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几名老技术员一宿一宿的泡在库房里,出点子、想办法,从技术上进行攻关。

    后来,他们自制了一套“液压注油专用工具”,向阀门里注入煤油进行清洗。

    “我们反复试验,发现注入煤油后浸泡24小时,然后再注油,反复几次阀门就能闭合了。”仅此一项,张伟又为公司节省了十余万元。

    除此以外,他还攻克了调压器运行不稳的难关,对许多存在回收利用可能性的配件进行了修复,并引导了管线所形成了学技术、搞攻坚、降成本的良好风气。

    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张伟带着管线所一路向前、不惧风雨,如今的管线所,人人识大体、顾大局,热爱集体、不计得失,成为一面夺目的红旗,张伟本人也被评为集团公司的特级劳模。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