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甘玉霞:为你讲一则“家和之道”故事

2017-07-06 22:41: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婆婆当做娘家妈,悉心照料尽孝道;儿媳好比亲生女,真诚相待奏和谐;长嫂以身做表率,妯娌融洽多和睦。7月5日,记者走进尧都区车站社区,聆听一位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的“家和之道”。

    照顾婆婆病榻前寸步不离55岁的甘玉霞,家住尧都区车站社区铁路大宿舍小区戊字8号楼。从1983年结婚至今,与婆婆同一屋檐下,从未分开过。

    “我结婚时,公公已经去世十年了。那时,只有40岁的婆婆为了养活四个孩子,她一人打三份工,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担。”回想起婆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甘玉霞不禁潸然落泪。也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敬佩与尊重,婆婆在自己的心中犹如母亲一般,成为她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2011年的秋天,已是80岁高龄的婆婆外出期间,由于不小心将腰椎摔成了压缩性骨折。从那时起,整整半年老人只能躺在床上,而无微不至的照料便成了甘玉霞每天必做的功课。

    “半年间,我每天不分昼夜地守在婆婆身边,擦洗身体、端屎端尿、喂水喂饭,几乎寸步不离。”甘玉霞说,一日三餐,每天    都要确保营养均衡,一天几次给婆婆翻身擦洗,只要老人能康复,苦点累点又算啥。”无私付出妯娌好似“亲姐妹”“丈夫的弟弟在机务段跑货车,弟媳妇在列车段跑客运,两人工作非常忙,几乎没有时间做饭,咱家就是他们的家。”甘玉霞笑着说。

    都说妯娌相处难,但在甘玉霞看来,长嫂就该照顾弟弟、弟媳,只要一家人和和气气、其乐融融,就是最开心的事儿。

    “列车客运工作非常辛苦,30年来,弟媳妇只要下班回来,不管等到多晚,家里的灯总会为她亮着,锅里的饭菜总会为她热着,来自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她无时无刻感受着。”甘玉霞说,不仅亲自照顾弟弟、弟媳妇的生活,就连他们的孩子也是自己从小看大的。如今,成家立业的侄子也有了孩子,逢年过节总不忘给大妈一份感恩的问候与礼物,令甘玉霞倍感温馨与欣慰。

    真诚相待儿媳眼中“好妈妈”2012年,随着儿子的新婚之喜,甘玉霞又增加了一个角色——婆婆。

    “我和婆婆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彼此关爱的相处之道,也成了我和儿媳现实版的‘教科书’。当婆婆要体谅媳妇的不易,做媳妇要理解婆婆的辛苦,我俩之间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甘玉霞说,儿媳妇生下孙女后,由于儿子经常出差,她便时常来到西安,帮忙带孩子。

    甘玉霞说,儿媳妇非常懂事,看见自己为了照顾孩子没日没夜的辛苦付出,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都是我们不好,让你跟着这么受累,真的谢谢你。”而每每面对儿媳的真诚,甘玉霞也会饱含深情地给予回复:傻丫头,进了咱家门,就是一家人,妈妈为你们付出也是应该的,为你减轻负担,妈妈心里很开心。”换位思考、包容理解、互相体谅、将心比心……都说婆媳是天敌,然而,对于甘玉霞来说,她和媳妇相处的如此和睦、融洽,正是凭借着这16个字的“家和之道”。家和万事兴,甘玉霞认为,仔细体会其中的道理,相信每个家庭都能像她们这个大家庭一样,和谐美满、幸福快乐。

    记者成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