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东关小学朱军凤:爱,在山窝窝里流淌

2017-09-13 10:28: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爱,在山窝窝里流淌

——记吉县东关小学交流教师朱军凤

  临汾新闻网讯 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但朱军凤的心依然牵挂着陈家岭小学的孩子们。两个学期了,她总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那里看望孩子们,听孩子们说说心里话。每一次孩子们听说朱老师要来看他们,便久久守候在校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她。她来了,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拥抱了每一个孩子……

  朱军凤,吉县东关小学教师。两年的支教经历,在她的职业生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朱军凤和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

  岗位转换 信念不变

  2014年8月,一份通知,将朱军凤作为第一批城乡交流教师,调到壶口镇陈家岭小学支教。

  9月1日开学的日子,东关小学校领导送朱军凤到陈家岭小学上班。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又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爬行了20多分钟才到了雾气弥漫的陈家岭小学。校园里有一座粉红色的二层教学楼,是当年国家纺织研究院捐资修建的,多数教室里放着教学仪器和闲置的课桌凳,只有一个教室里坐着不同年级的7名小学生。教学楼前一大片空地长满了蒿草,孤零零的篮球架几乎被蒿草淹没。

  学校里没有几个人。校长高根朝,已年近花甲,既要管理学校教学工作,干学校的杂活,还要给师生做饭,冬天还要烧锅炉。两位女老师都是近两年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的特岗教师,还有两位是师大未毕业的大学生支教老师。7名学生中有3名上四年级、有4名上二年级。其中一名是单亲儿童;一名是留守儿童;一名父母都是智障,丧失劳动力;一名父亲因车祸留下后遗症,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朱军凤在学校报到后,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加入到迎接新生的工作中。她多么期盼能再多有几个孩子前来报名,为这个孤单的小学增添一点儿生机呀。累了一天,还算不错,来了5个年龄不同的小朋友,小的3岁,大的5岁。看到这些一脸稚气、怯生的山里娃,朱军凤心里升起了母亲般的疼爱。

  午饭后,壶口联校校长来校看望师生,给朱军凤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变化,鼓励她“既来之则安之,发挥表率作用,为山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亮丽的色彩”。听了校长的话,面对那些质朴天真、求知若渴的孩子,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慈母情怀在朱军凤心中油然而生。晚上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她想,这里的学校需要她,这里的孩子需要她。她要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交流岗位上闪闪发光,让城里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

  慈母情怀 关爱孩子

  学校安排朱军凤带幼儿班和二、四年级的音体美课,每周21节,朱军凤愉快地接受了。

  带幼儿班是最让人头疼的工作。孩子们不懂事,不讲卫生、无生活自理能力,还有的胆怯认生,家长一走就哭个不停。朱军凤想办法用游戏来吸引孩子,表现好的抱着他们转一大圈,美其名曰“坐旋转木马”,逗得孩子们咯咯大笑,渐渐地孩子们和她熟络起来了。

  下课后,朱军凤像个娃娃头,带领孩子们去院子边的草丛中寻找小昆虫。孩子们有的发现小蚂蚱,有的找见了蜘蛛,还有的惊讶地喊:“我看到一只好看的小蝴蝶。”朱军凤就因势利导,告诉孩子们小昆虫和大家一样也有爸爸妈妈,它们也喜欢和我们一样快乐玩耍,它们也有自己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懂得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小昆虫的道理。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绘画的兴趣,朱军凤从城里买回来油画棒、勾线笔、手工纸、剪刀等美工绘画工具发给孩子们,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些从未见过的稀奇东西在纸上涂鸦,开心极了。

  孩子们缺少玩具,朱军凤就发动亲戚给孩子们捐赠玩具,小汽车、飞机、布娃娃等大大小小五六十件,摆放在桌子上一大堆。孩子们看到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拿起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了起来。上课了,她就让孩子们玩玩、读读、写写、唱唱、画画,这样快乐的课堂,既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又给孩子们传授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留在农村学校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孩子,朱军凤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百般呵护与关爱。有个叫娜娜的小朋友没穿外套就来学校,朱军凤怕她感冒,就找了一件自己的衣服给她穿上,因为领子大,只好在帽子那儿系一个疙瘩。小娜娜穿着老师的衣服显得胖嘟嘟的,非常可爱,朱军凤看着乐开了花。

  3岁半的留守儿童张文甲,脸上虽然流着鼻涕,身上扑着灰尘,但朱军凤从没嫌弃过,给他喂饭、喂药、擦鼻涕、擦屁股、整理衣服、洗手洗脸,渐渐地小文甲知道讲卫生了,亲切地叫朱军凤“老师妈妈”。

  春秋换季是流行病的高发期,为了让孩子们预防感冒,朱军凤给孩子们熬了姜糖水,自费给每个孩子买了杯子,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杯子排队轮流喝。

  朱军凤还把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的教育养成与游戏、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在点点滴滴中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前来检查工作的领导,还是参观的外校老师,只要走进陈家岭小学,就会听到小朋友们亲切、稚嫩、甜甜的问候:“老师,您好!”

  发挥特长 主动作为

  教学之外,朱军凤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老师们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一条条启迪人生的名人名言,一块块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的板面,一条条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标语,成为校园、教室、餐厅、办公室的靓丽风景,既美化了环境,又滋养了心灵。

  她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东关小学老师善于学习、善于探究、善于实践、善于创新的教改精神传授给陈家岭小学年轻老师,与大家共同听课、共同评课、推进课改,激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发言,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她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开展了学生书法、绘画、手工比赛,培养他们的特长;又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她还在假日和老师们一起家访,了解学情,畅谈人生,为老师们排忧解难,大家亲切地叫她大姐。

  她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同老师们一起干杂活减轻学校负担。秋天学校种的蔬菜大丰收,为了冬天老师们吃菜方便,她带领老师们一起腌咸菜,洗菜、洗缸、切菜、买调料、压菜,大家分工合作,满满的一缸咸菜飘出幸福的味道。每到午饭时间,她都会叫没课的老师帮厨,不一会儿臊子面、土豆丝、醋熘白菜就端上了餐桌。每次看到她忙得灰头土脸“憨乎乎”的样子,大家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2016年9月,朱军凤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又回到了吉县东关小学,但她播种的爱心却在陈家岭小学开出了希望的花朵。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陈家岭小学的老师团结和谐、奋发向上,校园迸发出勃勃生机,学校没有流失一名儿童,相反增加了不少新生。

  朱军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受到所在校、交流校领导及师生好评,2016年被临汾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为“临汾最美教师”。

  (张立忠 冯颖 张再燕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