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柴学珍:八旬老人做诗颂党恩

2017-09-20 20:39: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东方红,地球转,巨龙腾飞展新颜;一带一路大举措,推动亚欧经济圈;科学技术大促进,能把生命送上天;航天宇宙火星站,不久就能亲眼见;地球生存找出路,星际串门不罕见;中国人民爱和平,万众一心谋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赢反霸权;世界寻求大联合,期盼幸福地球村。”这首诗是一位85岁的老人所作,他叫柴学珍,现闲居于尧都区中心敬老院。

    近日,这位老人来到报社,向记者展示了这首《“国庆”抒怀》。我亲眼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乐在眉头,喜在心间,写下这些诗歌,一抒心中的情怀。”柴学珍说,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他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与敬意。

    柴学珍是尧都区刘村镇人,1953年在山西农大学习,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作为农业技术专家,历尽半个世纪,辗转在农业、教育、科委等多个部门工作。

    1993年,老人从尧都区科委退休。“我搞了一辈子技术,所以对祖国的科技发展特别关注。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日渐获得成绩,在一些领域尤其是航天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很了不起。”1953年,柴学珍在山西农大学习期间,曾参加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科学技术学习班,主要学习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科学技术可谓一穷二白,技术人才没有,科研设备没有,有的只是一颗不服输的心。

    在工作期间,柴学珍用所掌握的技术知识,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教育培训、科学技术革新等事业奋斗了一生。“看到我们的卫星升空,看到我们的火箭发射,再看到我们的神舟飞船翱翔太空,每当我从新闻中看到这些,心中总会感慨万千。”柴学珍说,这首诗歌,他写了好长一段时间,虽然字数不多,可他一直在修改,可不管如何修改,他总有“没写全”的感觉。

    “我搞了一辈子的科学技术,文字方面实在不行,希望编辑、记者同志帮我修改一下,让这篇简单的诗歌,能够更好地表达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柴学珍说。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