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责任扛肩上 精准扶贫助村民
——霍州小伙成勇吕梁扶贫记
临汾新闻网讯 提起“第一书记”成勇,吕梁市石楼县义牒镇下河村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交口夸赞这个一心扑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好干部,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和村支“两委”班子商讨脱贫致富的法子,做到“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人心”,“第一书记”成勇可真是一个大忙人。
下河村位于义牒镇东北,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387户、1108人,耕地总面积8516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518人。村集体经济严重缺失,经营性收入基本为零。
这个1986年出生于霍州,现担任晋能集团法律事务部党支部书记的小伙子,主动报名并经过组织考察同意,来到吕梁市石楼县义牒镇下河村担任“第一书记”,负责下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接到任务后,成勇第一时间就收拾东西乘车到村里报到和开展工作。
8月22日,成勇忙完村里的事情后,冒雨匆匆赶回下河村委会,带着队长马交生一起爬上了下河村高处,俯瞰下河村,详细了解村子的具体地质地貌和近期防汛问题,为村里的整体规划收集第一手资料。
8月23日上午,义牒镇下河村举办“晋能集团驻下河村第一书记成勇同志为贫困学生捐助仪式”活动。义牒镇党委书记王鹏、镇长薛辰雨、晋能集团吕梁公司副总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刘金虎、下河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受捐助学生、家长及部分村民参加活动。
这次捐助由“第一书记”成勇个人发起,他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上学都困难,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于是他向来自贫困家庭的9名中小学生及准大学生捐资1.2万元,现场发放到了学子手中,希望以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此举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称赞。
成勇也深深知晓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他严格按照健全制度、增进团结、促进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村里“三会一课”、党员议事等制度,有效提高了下河村村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还经常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让每个党员查摆个人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围绕脱贫攻坚、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重点工作,鼓励大家踊跃建言献策。
今年43岁的下河村村民呼金海,家庭贫困,靠种地维生,并患有冠心病,家中有两个孩子要上学,还有一个残疾的弟弟要照顾,家庭经济负担很重。成勇了解这些情况后,将他纳入了救助范畴,首先从孩子抓起,进行捐助,解决了呼金海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呼金海激动地说:“3个多月的时间,成书记帮了我好多忙,我非常感谢他!”
通过深入实地走访和调研,成勇发现村里通往田间的羊肠小道非常难走,村民种植、运输、收割农作物很不方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于是他个人决定找装载机对下河村的田间道路进行修缮平整。
9月3日早晨6时,成勇带领装载机进入下河村曹家河村路段开始进行道路修缮,“我宣布,下河村田间道路修缮畅通工程,开工!鸣炮!”随着成勇一声令下,现场一片沸腾,3台装载机同时开始作业,村民们也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对装载机作业后的路面进行除草、填土、平整。
“要把我村总共76公里的田间路修缮平整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在没想到这个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被刚来不久的“第一书记”给顺利解决了,成勇真是个真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好书记啊!”说罢,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全体村民为成勇送上了一面写有“鼎力相处情似海,无私捐赠恩如山”的锦旗。
提起今后的驻村生活,成勇信心满满,他表示,这只是他驻村工作的第一步,下一步他还要为村里留守儿童捐助衣服和生活用品,同时帮村民将核桃销售出去。
(晁琰)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