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冬日的早晨,气温较低,在市区建设路供销机械厂小区,一个五十岁开外的中年人正在调试自己设计和改装的“轮椅车”。他说,此举的目的就是让和他一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走出户外,在梦想的路上“奔跑”起来。
他叫乔陆平,今年53岁,尧都区人,钳工、电工、焊工等各种技术活,样样拿手。30年前的一次事故,让他的下肢失去知觉,从此无法走路。乔陆平说,设计这套电动轮椅辅助装置的初衷,就是图方便。“我们残疾人行动不便,尤其是在家呆久了,就想出去跑一跑,比如到咱临汾的各个广场、滨河路转转,可是,坐轮椅总得让人推,挺麻烦,所以就想着改装一下,以后出门不麻烦家人。”萌生了自己设计电动轮椅辅助装置的念头后,从今年9月份开始,乔陆平便在网上收集各种关于电动轮椅辅助器具的资料,研究、加工、做实验。当时,没有台钻,他就在收废品的师傅那里找了一个废弃的架子,然后自己焊接了一个台面;没有动力就把一台旧的手钻改装固定在台钻上,于是台钻就这样诞生了;没有切割机,他就把一台旧的角磨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安装了防护装置,这样切割机也有了;做不了的工具就上网淘……前不久,乔陆平研发设计的电动轮椅辅助装置——“轮椅车”终于改装成功。为了测试公里数,他驾驶着新改装的轮椅车上了路,一直跑到了襄汾。
“网上的电动轮椅太贵,所以我们只会考虑比较实惠一点的轮椅,最起码能走出家门,到外面透透气,现在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做得都挺好,更方便了我们走出去。”乔陆平说。
乔陆平的这套电动轮椅辅助装置是纯手工打造,第一台花了3个多月时间才做出来。车头经过精心设计,采用了正反飞轮结构,车把上装了一个按钮,按下去可以前进,再按一下,可以就地倒车,不受场地范围限制。
乔陆平看着自己的成果微笑着说,虽然外观上不太美观,但是,这个车子反应比较灵活,可以折叠。他的邻居王玉明赞叹道:能折叠这一点特别好,要是出远门,折叠后搁在后备厢就可以走了。”乔陆平研发的这套电动轮椅辅助装置对下肢不便的残疾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前一段时间,他曾去大槐树、壶口旅游,把改装好的轮椅车折叠放在汽车的后备厢,在景区行动自由,再也不用家人推他了。于是,一些残疾人朋友闻讯纷纷前来咨询,有的干脆让乔陆平帮自己改装。
说到实惠,乔陆平算了一笔账,一部普通轮椅,需要2000多元,改成电动轮椅,需要2000元左右的手工加成本,充满电能行驶30公里左右;而市场上类似功能的电动轮椅售价一般在七八千元。他说,能为残疾人朋友们做点事,心里特别欣慰。希望更多的残疾人朋友,都能走出去看一看,让更多的残疾朋友在梦想的路上“奔跑”起来。
记者郝海军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