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万家团圆时 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2018-02-12 22:33: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用坚守呵护万家温暖

    临汾新闻网讯 默默奉献、无私无畏,整天围绕热力管网转,从不马虎……他就是同事眼里地地道道的老实娃——赵小祥。

    赵小祥今年35岁,是热力公司建行换热站负责人。2月4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换热站维护机器。他说,自己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温暖守护者。

    但就是这样,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4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临汾热力事业。

    城市换热站是整个社区供暖的“桥头堡”,只有全天候值守,才能保障千家万户温暖。赵小祥现在负责的建行站周边多数是老旧小区,站上有工作人员12名,在他的带领下换热站运转井然有序。

    前不久,五一路晋旺小区一住户凌晨3点半打来电话,称家中没了暖气。

    接到电话后,赵小祥立刻和一名值班人员赶到用户家里,检查管道、排气,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天亮后,家中才慢慢有了温度。住户深受感动,特意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在他看来,这就是工作中的平常事儿,只要住户家中暖气不热,他都随叫随到,全天候服务。

    “半夜维修管道、加班对热力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赵小祥说,保证辖区居民正常取暖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但是也有一些烦心事,让人头疼。每到10月份收暖气费时,有些小区住户的取暖费需要自己上门去收,但是就有一些居民拒不交费。有一次,赵小祥去福利巷一个住户家催交暖气费,可是那家人就是不交,还不让关他家的阀门。当双方发生争执时,一把剪刀飞了过来,如果不是同事及时拉开,剪刀就扎到他身上了。“不交费的是个别人,最难办的是阀门还不能关,因为老小区的管道是一个总阀门管一栋楼,一关整栋楼就全关了,实在没办法就只能交给执法部门处理了。”有的居民不好说话,但也有的居民处成了朋友。以前,卧牛小区有一住户,每年供暖开始后,管道因为改造不合理,只要开始注水,管道中就有气排不掉,导致暖气不热。“那老两口一打电话我就知道咋回事……”赵小祥说,后来,他调到别的换热站工作了,可是那老两口只要家里管道有问题还给他打电话,他们说,暖气坏了只认赵小祥。不管多远,赵小祥每次都是随叫随到。

    14年来,赵小祥经常以站为家。他曾获得公司2011年“持续贡献”奖,2012年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市医院南机组优化方案”创新建议奖,2015年度五洲集团先进个人等荣誉。

    多年来,赵小祥一直奋斗在供热一线。2009年11月8日,城区突降大雪,为了给全市快速供暖,他连续工作7天7夜,同事给他买的饭他吃着吃着居然睡着了。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他负责的片区在雪后很快供上暖气,直到正常后他才舒了口气。

    在平凡的岗位上,赵小祥始终如一,切实履行着自己的责任,默默坚守在城市供热的最前线。

    记者郝海军


用技术维护网络畅通

    两手黝黑,手心的茧在灯光下清晰可见。这是一个24岁年轻小伙子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电信干了3年,每年腊月新用户最多。三年来,腊月最晚19时左右就收工回家了,今年又多了一项网络线路改造,新增用户也多了,回家时间也推迟了。”24岁的崔乐乐说,上学时他在山东青岛学的数控技术,总感觉在外不如呆在父母身边,于是回到了故乡。

    “身心是快乐了,就业压力却增加了。”崔乐乐说,光纤细如发丝,用户千千万万,有排不完的故障。

    数控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隔行如隔山,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在没多长时间,他就能独立上岗,为用户安装、维修,看到用户脸上露出笑容,我满足得不能用言语表达,这也是为社会奉献。”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