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锁给村民看病。
临汾新闻网讯 “拐棍村医”王文锁今年68岁,是大宁县太古乡后腰村的村医,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后腰村属于贫困山区,靠近黄河,山路崎岖。20年前的一天夜里,王文锁提着灯笼去给本村一位患者看病,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风把灯笼刮灭,他失足跌入山凹从此落下残疾,走路离不了拐棍,人们称他“拐棍村医”。
当好村民健康的守门员,是王文锁行医40年的追求。虽然每次出诊都拄着拐杖,但他仍坚守在村医这个岗位上,全村80户人家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的身体好坏他都放在心里,村里谁家有事他都是第一个到。
村医的收入是微薄的,王文锁还得靠土地刨食养家糊口。妻子不但患有高血压,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他只得一边行医一边种地一边照料妻子的生活,每天忙得像旋转的陀螺。有时天刚麻麻亮他起床准备下地干活,早有村民跑到院子里大喊他的小名:“虎、虎,快到我家走,我家小孩半夜里就开始发烧,现在烧得脸都红了。”有时他刚端起饭碗吃饭,又有人“虎、虎”叫个不停,他只得撂下饭碗就走。一年四季,他随叫随到,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成为患者的主心骨。
40年行医,王文锁养成了一个老习惯,对老弱残困人群采取赊、欠、减免药费的办法,不管有钱没钱都先治病。他对赊欠的群众从不记账,给多少算多少。
后腰村一位姓冯的女患者,怀孕期间患了痛腹,患者上吐下泻卧床不起,翻个身都得别人帮助,自己都灰心了,认为这是不治之症。王文锁认真为患者诊断,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给患者输了两天液,病情开始明显好转,又服了三天的药,患者病情痊愈,挽回了母女俩的生命。
后腰村一户人家有个患病的小男婴,已被某大医院放弃了治疗,家人只得抱回家等着办后事。看到1岁的小男婴皮包骨头不吃不动也不哭,只有一点微弱的呼吸,王文锁抱着听天由命试一试的心情,按治疗恶性贫血的办法,给孩子输了两三天液。没想到奇迹出现了,孩子逐渐会哭了,也开始吃了。因为孩子血管太细,王文锁就采取给母亲输液的办法,通过喂奶将药力传递给孩子吸收,几天后孩子逐渐好起来,到目前为止身体都是壮壮的。
后腰村还有一位70多岁的史姓老人,患胃病在外地住院8天,治疗效果不佳,回到家仍然腹痛腹胀,呕吐不止、饮食不进。王文锁按慢性胃溃疡、肠便秘治疗,现如今老人饮食正常,87岁了身体还棒棒的,生活能够自理。
40年来,王文锁已记不清拄着拐杖出了多少次诊,医治好了多少患者。他只知道,给村民看病是天大的事,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都会风雨无阻,以共产党员的大爱情怀诠释一名村医的职责与使命。 (冯振兴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