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吉县管头山脚下,静卧着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子名为山阳村。村里有1000余口人,进入千禧之年,这个村子依旧不兴旺。直到2008年,村民朱殿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动下,这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县域苹果产业的发展热潮中,该村始终勇立潮头,成了吉县果业发展的风向标。
夯实根基
朱殿臣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止步不前的人。1971年出生的他,放弃了可以成为“公家人”的机会,回到村里,开磨坊、当电工,最早在村里栽种了10亩苹果地,是村里公认的能人。2008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被推选为县人大代表。上任后,通过充分调查论证,他多次召开干部群众会议,发动群众扩大果树种植面积,挨家挨户地动员。在他的积极鼓动下,村里的4032亩土地全部栽植了苹果,全村人均果园达两亩。在果树管理方面,他经常去村民的果园里实地查看,把自己多年来在果树管理方面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村民。同时,他还多次组织果农赴陕西洛川、山东栖霞参观学习,积极推广新的果树修剪新技术。
如今,山阳村家家有果园、户户懂技术,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同时,他还多方争取项目,实施果园引水灌溉工程,平整土地100余亩。由于政绩突出,他多次被县乡评为“优秀村干部”“红旗支部书记”;被农业厅评为“产业发展突击能手”。
合作发展
产业发展之后,朱殿臣敏锐地发现,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合作社,必须把果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筹起来。
“2010年7月,我牵头成立了吉县阳丰苹果专业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只有13户社员,现在核心会员已经360多户了,辐射上千户了。社员有本村的,也有周边几个村的。”朱殿臣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因为收购价格比果商出得高,还能提供全方位的农资服务,这就是社员迅速增加的原因。”
说干就干。2010年7月,阳丰苹果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成立初期的13户社员全部为山阳村的苹果管理能手,在修剪、疏果、套袋等精心管理下,当年的苹果收益就超过了其他果农。不仅如此,当年合作社还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区”,不少本村及周边村子的果农也纷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渐渐形成了“三化六统一”的运作模式,组建了15人专业修剪队、6人机械化施肥打药队,为会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吉县第一家苹果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形态在山阳村诞生了。
朱殿臣的目光远不至于此,他看到了全球有机食品风起云涌的大势。合作社要牵头打造2.9万亩有机苹果基地。他出资聘请陕西洛川苹果技术员,长年住村指导技术,打造100亩示范园;引进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菌肥,逐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苹果产量;投资400万元,建设一座贮藏量为500吨的苹果冷藏库,实现季产年销……通过严格的有机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山阳村为中心的两万余亩苹果有机栽培基地,通过了北京五洲恒通有机认证公司的有机认证,颁发了苹果有机认证证书。近年来,阳丰合作社通过有机苹果的品牌营销,带动基地果农增收1000余万元,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走出国门
2012年,朱殿臣受聘出任澳坤公司总经理。他日夜坚守工地,在车城建起了占地150亩、设计冷藏容量3万吨的苹果冷藏物流企业,成为吉县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他引进了全自动苹果分拣、清洗、包装生产线,使吉县苹果达到出口欧美的标准。2016年,他当选吉县苹果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
实现吉县苹果走出国门,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着力方向,把吉县苹果推出国门是一直以来的愿望。2017年,机遇终于垂青于吉县,在侯马检疫检验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终于和美国公司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出口美国的协议。
2017年1月6日,在吉县澳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品库前,首车出口美国市场的吉县苹果装车出发,举办了吉县苹果出口美国首发仪式,这标志着吉县苹果成功打入全球检验检疫标准最严格的北美市场。
澳坤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出口为龙头,带动吉县苹果产业提质升级。与美国ICN联合果品生产有限公司达成出口协议后,朱殿臣组织员工赴陕西华圣、运城阳煤新科两家水果出口公司培训和学习,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苹果出口标准,按照大小、重量、色泽、糖度、果面完好度等标准,对苹果进行严格的筛选分级,并加强防疫卫生处理等生产工艺。一年间,共出口美国纽约、洛杉矶高端市场苹果200吨、出口澳大利亚苹果44吨,创汇40万美元,每公斤苹果平均增加利润2元左右。2018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朱殿臣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苹果营销突出贡献奖”称号,吉县也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再启新航
2018年,在走南闯北的商旅中,朱殿臣发现吉县苹果的分级包装远没有达到国际国内高端市场的要求,在经济上也并不合算。为此,他注资1500万元,创办山西极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吉县苹果按照品级分类,精准化点对点投放到国际国内不同层次的市场。
为此,他注册了“极鲜潮”品牌,在广州、东莞建立合作伙伴,在上海国际批发市场建立档口,对接上海吉佳、佳乐福超市,同时在国内二三线城市找到中低端销售渠道,今年他还首次通过青岛口岸,与亚洲传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把吉县22吨小苹果出口到菲律宾,与北京每日鲜电商、京东商城等电商建立了深度合作,按照电商的包装要求直接进行直邮,减少了二次包装。今年,他收购的200万斤苹果基本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走进了千家万户,通过精细分类包装的苹果整体平均每公斤能增值1.6元左右。“极鲜潮吉县苹果”在首届“山西好网货”大赛评选中荣获“山西百佳好网货”称号,他也被临汾市脱贫攻坚领导组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奉献奖”。(王彦章)
责任编辑:姚建